這一下,徹底亂了。
“總兵大人!還請停兵!停兵啊!小老兒不才,家中還有一個叔叔在朝中任職……”
這人話還未說完,吳襄的刀掠過了。
他看向祖姓甲兵,對身邊喝道:“這裡全是賊兵,雞犬不留。不準放走任何一個人。”
“是!”
左右應著,開開心心就去劫掠的。
沒錯,劫掠。
本來哪怕盧象升再厲害,他手中的兵馬始終有限,彈壓不住這些遠道而來的客兵。
而且,明廷的軍餉一直都是不夠的。
這就是為什麼盧象升會在開封附近屯駐,然後停頓好一陣了。
因為他需要跟本地士紳交涉,進而從他們手中拿到物資跟錢餉。
所以當盧象升的兵馬抵達此處,看到了斷壁殘垣和冒著火焰的村落,他依舊麵無表情。
兵過如篦!因此隻能速戰速決。
“追上去,讓吳襄約束好手下,好好甄彆,彆都殺了。否則,當心他的有命拿軍餉,沒命花。”
盧象升雖然是個文人,但他並不循規蹈矩,很清楚這些關寧騎兵到底在乾什麼。
他隻能降低影響,不可能真的管住吳襄。
等到盧象升抵進胙城縣的時候,劫掠的影響確實少了很多。
盧象升也看到了幾個祖姓親兵的腦袋,然後看向身邊來的遼東師爺,“騁望兄,吳祖內訌呢?”
被喚做騁望的師爺霍萬原上前,仔細看了看處決的手段,然後撥馬回來說,“都是些女真改姓的家丁。凶性未改,斬殺大抵是犯錯了。”
“本官還以為是吳氏與祖氏撕破臉了。”盧象升歎息著。
本來想著兩家內訌了,他能趁機分化一下吳祖兩家的關係,方便之後自己的控兵。
否則就跟現在一樣,整個河南大部分兵馬,都是在吳祖兩家的控製之下,他受到的掣肘太多了。
“吳襄與祖氏雖然同為關寧軍的軍頭,但吳氏是攀附了祖氏。想要拉攏吳襄並不難,之後多給吳襄一些仗打,讓他多多升遷。如此,吳襄自然會遵循東主的命令。”
霍萬原稍微解釋了一下,彆看吳祖兩家好像聯姻甚篤,但實際上李成粱死後,祖氏就是遼東最強。
而吳襄是天啟二年才中武進士,這才算是正式步入遼西祖氏的法眼。
一直到天啟四五年,這才娶了祖大壽的妹妹作為續弦,吳祖兩家才算聯姻。
而現在,因為王三的大動作,導致了吳襄先一步調入關內,左右親兵家丁人數和訓練都不充足,進而從祖家借來家丁。
但很可惜,這些家丁並不看好吳襄,甚至可以說輕視。
畢竟吳襄打打呆仗,欺負欺負農民軍還行,真要跟硬茬子的女真乾起來,還得是靠他們這些祖家人。
要不是吳襄家裡掌握了遼東馬匹生意,祖大壽才懶得跟他聯姻呢!
這也是現在的吳祖兩家內部的紛擾。
要是按照正常曆史線走,吳襄至少還能在崇禎四年的大淩河戰役逃回來,祖大壽投降了清朝,遼東總兵的權力位置移交到了吳三桂手中,才算是正式完成吳祖兩家合流。
至此,吳祖兩家才算是合為一家親。
不過,這都是後話,此時的盧象升已經在盤算霍萬原的辦法。
吳襄在朝中沒人做靠山,自己或許可以幫忙。
畢竟盧象升就是東林黨人。
現在眾正盈朝,正是他們的主場,自己拋下招攬的意思,吳襄應該不會傻到不接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