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總結一句話:“加大火器跟火藥的使用量,不然真的等大同四十萬大軍帶著火銃火炮東出,等待大明的就是真正的滅頂之災。”
看完,崇禎更睡不著了。
他會不知道火器的好處?
可是,錢呢?
錢呢!
崇禎拍桌,憤怒的拍桌,發泄自己的不滿。
但下一秒,他看到了朱財的文書,也想起了朱財說的辦法。
“自請申報資產……”
這個辦法,崇禎之前沒通過,但他記下來了。
於是崇禎寫了兩個題本。
一個丟給內閣,另一個發去保定府,催促孫元化先送一批火器給盧象升。
山西、大同還能扛著,但河南絕對不能亂起來。
河南一旦丟完,江南也就跟著受災。
在保山西還是保河南的優先級上,保河南布政司跟長治府、太原府的優先級是一樣的。
隻要這三個點不全部丟完,他們就有反擊的機會。
寫完,天都亮了。
崇禎聽著早朝的鐘聲,也沒心思吃早飯,洗了把臉,收拾一下就上朝。
朝堂上,並沒有太多有營養的東西。
隻有周延儒跟溫體仁的爭吵。
“陛下,孫督師請修築大淩河堡,臣以為不可為之。”周延儒反對道,“如今國庫空虛,國中還有同賊大興兵馬四十萬,欲要東出。
這個時候,不該出征遼東!而應該調遼東之兵民入關西征!”
崇禎沒有說話,隻是聽著看著下邊的臣僚小九九。
他們多是讚同表情,但並不意味著他們是真的想要西征,而是害怕。
大同軍打過來,他們的一切特權都會消失。
“陛下!安內很重要,但大淩河堡也乾係了遼地的安全。重造大淩河堡,才能穩住遼地。穩住遼地才能扼守京師。
否則一旦遼西丟失,敵人朝夕可至山海關,一樣要牽製大量的兵力。
京師安全最為重要!”溫體仁反對道。
周延儒不可思議的看著溫體仁,大聲嗬斥道:“在遼東布置大量兵力了,那西邊同賊怎麼應對?難不成坐視他們一路打過來?”
“隻要河南不丟,太原、大同、長治三府不失,西部的局麵還能拖一陣。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用一座大淩河堡,堵住遼西缺口。這樣一來,遼西就能抽調不少兵馬回來,遼西兵也能不必擔心在遼土的家人受到損失。
所以,先東後西,臣讚成孫督師之法。”
“若真要關寧兵,完全可以內遷他們!”周延儒此言一出來。
之前還老神在在的勳貴、北直隸籍貫的官員們就站出來反對了。
這一次女真肆虐之後,勳貴和北直隸官員可是趁機吞了大量土地。
要是把關寧軍放進來,土地從哪裡弄來安置他們不言而喻,乾切自身利益,他們自然反對。
而反對辦法也簡單。
“周大人說得輕巧,內遷安置百姓的錢糧從何而來?江南今年也因為洪澇而歉收,不可能再有賦稅了。除非,再一次加稅征三餉。但這麼做,是在逼迫百姓投奔同賊啊!莫不是周大人欲行資敵之事?”
溫體仁言辭懇切,跟周延儒氣急敗壞的模樣不一樣,也確實讓崇禎點了點頭。
想要調更多關寧軍,不是簡單的一句內遷就能解決的。
而且內遷確實要錢。
國庫沒錢。
所以,修一座大淩河堡,反而是東麵最便宜的花銷。
想到這裡,崇禎說:“對了,近來江南生員屢屢被商賈煽動而抗稅,甘為商賈走狗,尤其是以婁東二張,張浦、張采最為聞名……”
“陛下!生員隻是不滿侵害,並非是商賈在背後推動。”周延儒嚇了一跳,趕緊來打斷崇禎說話。
崇禎一臉疲憊,忍著怒火喝道:“是真的不滿侵害還是背後有人操弄,讓生員和你們自行申報資產吧!
生員舉業申報的資產全部封存發錦衣衛和東廠徹查。
方便之後的對賬。
若是收了來曆不明的錢,也就能明白是不是商賈在背後操縱了!
大明士農工商!賤業商賈欲要害我朝廷,難道還放縱他們嗎?
至於你們,也上報,照常上稅即可。
溫東閣,這件事交給你來辦。東廠和錦衣衛,配合安排。”
崇禎說完,起身就走。
溫體仁趕緊領命,然後起身看向左右的人,尤其是對周延儒,露出了冷笑。
溫體仁和周延儒之間的政治蜜月期過了,黨爭廝殺開始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