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萬信說完,邊上不少人都頷首。
這算是曆萬信看在他這段時間表現得不錯的份上,給的內幕與提醒。
至於周鑣能領悟多少,全看周鑣自己了。
倒是周鑣好奇道“你們接觸的新順王,真的會教你們這些東西?”
“講武堂,崇文閣,都是能直接接受大王教課的。”宣傳隊長解釋道,“我們有幸接受了教育。也提前獲悉了一些大王對於未來治理的想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基於現實來看,大王已經在西北嘗試了幾種方案。
包產到戶、集體農場、建設兵團、軍屯。
但執行到現在,西北的包產到戶,因為旱情天災的緣故,基本全軍覆沒。
也就意味著,土地集約化,成為了必然。
這就是為什麼農場推行股份製,先名義分出去,然後集中成為一座座農莊,再引入機械,將大量人力擠出來,最後將這些人力投入溝渠修建,河道改建,水井挖掘,水庫建設的水利工程中。
抗旱需要海量的人。
而包產到戶會爭水,爭到最後,全部都減產。
所以我們一來營牛府,就是推行農場製度和建設兵團製度,儘可能集中人力。”
“可江南不見得跟北方一樣吧。”周鑣趕緊說,他顯得有點緊張。
“或許吧。不過,你手中拿著的獎勵,是債券。”宣傳隊長指了指周鑣手中的獎勵債券說,“屬於營牛府的債券,債券需要從城市運營的賦稅中進行分紅。
收稅,是一門技術活,同時也是政治體係中損耗最大的部分。
節約收稅成本,也是曆朝曆代都在追求的。
問個人收稅,需要動用糧長、或者跟士紳合作。
於是,皇權不下鄉就來了。
但跟農場收稅就簡單了,農場是公私合營,屬於集體化的一部分。
租金多少、支出多少、減免多少,都很清晰。
繳完稅,剩下就是分紅。
此外,一塊地不僅僅隻能耕種,還能放牧、伐木、甚至建設廠房。
請問,你是願意直接跟賬目明確的集體農莊收稅?還是去跟小農們收稅?”
周鑣思考,最後歎息道“我明白了,新順王已經決定好了,要推行土地國有+農業集體這一條路。”
“暫時來說,北方隻有這一條路能走得通。小冰期的威力,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大王還想要在二十五年內,囊括出一座一千五百萬平方公裡以上的疆域。
粗略估計,至少需要兩億五千萬人口,才能在這些疆域節點上鋪上人。
兩億五千萬……把大明、後金、吐蕃、葉爾羌、緬甸、朝鮮、安南全部算上,勉強有個兩億人就謝天謝地了。
所以,想要持續運轉整個國家,計劃與市場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產糧地效率運轉。
當然,若是覺得不甘心,認為自己的未來前途好的,可以出去開拓。
中國之外,封建夏君。你們想要推行什麼製度都可以實驗。隻要不造反,陛下不會在意你們的。所以,好好乾,封建社稷的一員,或許就有你的一份。”
宣傳隊長說完,周鑣隻覺得不餓了。
餅,是真的大啊!
都吃飽了!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