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孫承宗命人在膠州(青島),單獨開辟了一座軍港,專門用來轉移糧草。
也就是說,他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
一旦我們突破他布置的河南戰場,那麼他就沿著大運河東岸行動反製,然後將糧草轉運轉入大海。
換句話說,孫承宗的防線是兩條。
第一條就是現在布置的兩千裡重鎮防線。
第二條就是正在準備的大運河東岸防線。
很明顯,他還是習慣老樣子,以守代攻。
若是正常的交戰手段,我們還真可能會被他活活的耗死。”
羅一心說完,李信皺眉“既然明知道他在布置,為什麼我們不立刻出兵打斷?”
“為了配合陛下的總戰略。”曹牛開口了,“李兄弟,你要知道,戰爭從來不是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計較你奪下的土地,究竟能不能為你最後想要達成的目的添磚加瓦。
就比如現在,陛下親自領兵主攻四川,北方明廷最後六座邊鎮,全被我們的士兵壓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山西還在打。
就唯獨河南這邊一片寧靜,隻是我們這些分鎮軍區的獨立團出來帶走人口,破壞河南本地的敵人給養,目的也是很簡單,那就是不斷給大明朝廷增加包袱。
同時也為我們之後的東出提前降低抵抗。
要知道,抵抗從來不是客軍能做到的,都是需要依靠本地的百姓協防,才有可能堅持很長時間的。
所以,我們遷徙人口,除了上天有好生之德,就是為了將河南變成一座隻有職業軍人的戰場。
不過,明廷在永樂年開始營繕的大運河,實在是一條很強勢的經濟動脈,未來也是我們必須要利用起來的快速通道。
因此不管我們雙方如何打,其實大家都默契的選擇放棄直接破壞大運河。
隻不過,大明比我們還有更不錯的地理優勢——大海。
以東南那邊的海貿情況對比,明廷隻要不計成本,有山東在,短期內大明不會崩盤。
綜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和孫承宗之間的戰略決戰,不是現在。
我們是主力,但陛下用我們當主力,是來佯攻,或者說是壓艙石,拖住整個大明的主力。
我們在河南鬨出的動靜越大,明廷為了自己的糧草和防線安全,機會不斷從江南抽兵、抽糧。
江南的兵糧錢全部被抽走了,本地士紳就會不滿,士紳可不會坐視自己虧輸,他們肯定會想辦法轉嫁出去。
最後承受一切的,就是江南百姓。
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江南百姓變成我們這一路的人。
所以,有些時候,我們難得糊塗一下,不也是挺好的?而且,這些糧倉和重鎮,必然屯駐大量兵馬,強攻損失的隻會是咱們的兵馬。
真要打消耗,我們耗不過大明的。畢竟大明保甲法推行下去之後,江南、兩淮這些地方的稅賦多少抽上來了一些。
換句話說,若是我們不能速戰速決,那麼最好是讓這些稅賦不斷抽調出來,方便疲弱江南。
不然將來我們奪取江南的時候,這些抽上來的糧秣沒有離開江南,必然會變成充實江南的物資。
屆時江南足兵足糧,反而難打。”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