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得知福王要來打他,朱常瀛這個紹統皇帝十分果斷南遷。
他宣布遷徙國都去廣州,然後派人去福建,立唐王為閩王,直接宣布由朱聿鍵接管福建一切軍政庶務。
至此,朱聿鍵什麼都沒乾,從藩王變成了實權諸侯王,勢力猛漲。
當然,除了江南有動靜之外,馬士英帶著海州人馬,從海上護送潞王逃到了浙江寧波。
茅元儀帶著魯王停靠杭州。
一下船,馬士英擁躉潞王,在寧波稱製監國。
本來想要以此招攬浙東士紳擁躉監國。
可同一時間,茅元儀麵對江南混亂局麵,實在沒辦法,隻能召集舊友,親戚,用茅氏百年聲譽作保,在杭州簇擁魯王朱以派稱監國,並將隨船攜帶的衍聖公孔胤植安排去衢州,衢州南孔被迫來杭州朝覲,給魯王增強合法性。
於是,浙東和浙西就乾起來了。
當然,還沒完。
五六七三個月,大順在接管長江以北,並且試圖突進江南未果。
於是王三派遣使者,宣告江南,願意跟他大順休兵罷戰三年的,立刻讓出長江以北全部土地,如若不然,秋後咱們繼續打。
如果選擇撤兵的勢力,那三年之後,再行決戰。
於是,秦王朱誼漶率先達成協議,畢竟江北土地都丟完了,他也拿不出來。
而且在朱財他們的影響之下,朱誼漶認可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於是對外宣布,是他率軍在通州、崇明三沙,擊退順軍,並且逼迫他們暫時休兵罷戰的。
現如今天下無主,秦王朱誼漶為了大明延承,遂登基稱帝,建元乾武,史稱南明乾武帝。他控製有南京、蘇錫常、太平、寧國、徽州等地。
這就開了個壞頭。
因為秦王率先從外係藩王從監國成為皇帝,下邊就有樣學樣。
八月,遠在福建的唐王,以皇帝無終,秦王亂武,國不可一日無長君為理由,故而稱帝,在福建鄭氏的投資之下,建元隆武,史稱南明隆武帝。他控製了福建、溫州、台灣、潮州。
接著茅元儀扶持,魯王稱帝,建元紹安,史稱浙西紹安帝。他控製杭州、湖州、嘉興、嚴州、紹興北。
馬士英一看不對,趕緊簇擁朱常淓稱帝,建元始光,史稱浙東始光帝。並快速控製寧波、紹興南、台州府的浙東始光帝。
馬士英抓緊時間跟茅元儀開戰,由於馬士英帶來的海州兵是黃得功從北方一路打出來的精銳,茅元儀的水兵不怎麼適應陸地作戰,一時間被打得丟盔卸甲,損失不小,紹興也丟了大半。
浙東勢力一下壓過了浙西。
而八月中旬跑到廣州繼續稱帝的桂王紹統帝朱常瀛,宣布他控製了兩廣大部分地區和湖南南部幾個府縣,並開始接觸安南國。
高平莫氏遣使來賀,並邀請朱常瀛攻打安南國。
朱常瀛著惠王領兵,配合高平莫氏去攻打安南國,原因也很簡單,朱常瀛缺錢糧,高平莫氏說拿下升龍城,就能拿到他想要的一切。
所以,就著惠王發兵去攻打安南,現在是壯大自己的機會,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在發展自己的地盤上,朱常瀛還是很有魄力的。
而他北麵,就是最強的弘光帝,朱燮元作為西南五省總督,扶持弘光帝登基,可不是說說而已。
湖南大部、滇黔高原、外加半個重慶、以及半個江西的效忠,讓弘光帝成為了南明所有勢力的絕對老大。
而且弘光帝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喜歡玩,大小軍政全部交給了朱燮元。
朱燮元繼續任五省總督,加太子太保,建極殿大學士,湘國公等等一堆的加銜,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過朱燮元不在長沙,而是跑去應對大順南路軍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