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這話,充滿真情實意,至少他是這麼感覺的。
因為他很清楚,人儘其才,物儘其用。
中國很難發生大航海時代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太富了!
百姓哪怕活得再苦,能有那些昂撒海盜們苦?
蹈海遠航可是苦差,中國除了明初走了一趟四海八荒,之後就不走出去了,全在南洋附近貿易,是不知道海外什麼景象嗎?
不是!是因為不用!中國的財貨華美,隻需要運到南洋,自然會有無數勢力巴巴趕來。
所以,中國不需要走太遠,就能拿到無數資源。
因此想要開拓海外,不使用強製手段將失敗者、勝利者丟出去,是很難讓百姓自發行動起來的。
我在家裡,一畝三分地,吃飽穿暖餓不死。我是腦袋秀逗了去犯險。
想要這樣的族群走上開拓的快車道,有且隻有兩種辦法。
一,讓開發邊疆有利可圖,但這個需要足夠的生產力,暫時來說重資本投入,王三也得權衡一個度,防止過多消耗關內資本,從而影響對外格局,因此這個時間是百年為計量單位的,而且必須遠交近攻,優先最近的土地。
二,恢複上古三代,將戰敗的部落驅趕往外遷徙,讓失敗者走出去開拓,或者宗周分封體係,用政治手段封建諸侯。
所以,麵對他們的冷漠目光和不解神情,王三輕歎一聲“大順得國太易,十年內平天下是絕對能做到的。但代價就是派係林立、地方土改沒有完成,很容易造成新一輪的快速階級固化。
所以,等天下一匡的那一刻,對於地主們的清算,將會是最為激烈的。
從上到下,朕已經能預想到,你們若是留在關內,不出十年可能不用朕出手,你們就被那些士兵拉起來捶了。
士兵們想要晉升,就必須對外發動戰爭。若是你們占據了高位,想要躺在功勞簿上吃血肉,他們第一時間就會瞄準你們。
就算那個時候朕不搞你們,你們也會被他們逼得退無可退,與其那個時候難堪,不如提前準備好退路。
因此合作化、集體化,你們才有活路。”
王三話都說道這裡了,他們要是還聽不出來根由,那就是真的缺心眼。
看他們都不言語,王三便往下勸導“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畢竟我就是領著四百人從圪墶山走下來,幾年時間變成如今的模樣。四百人之中,活下來的,不下三百之巨。這三百人,已經掌握了大順方方麵麵。之所以不敢有異動,就是因為大同論和講武堂內留著的其他派係軍隊。
大順內部,沒你們想象的安穩。
現如今看起來風平浪靜,隻是因為朕將他們各自的勢力範圍劃分好了。
但這隻是暫時的。
中國地盤內的增量馬上要結束了。江南一下,就是存量競爭。
在那之前你們不走,就隻能留下來當炮灰。
朕不想再看到內耗了,護得住你們一時,可護不住你們一世。
看你們剛才的表情,一個兩個都恨不得將朕吃了,朕也知道,動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現在你們不敢對朕有異動,就是因為朕手下有人。
可你們很難跟他們尿一壺裡去,他們也不會給你們機會。
所以,朕的威望,在赤裸裸的利益麵前,能維係多久?十年?二十年?
朕不知道,你們也不知道。
但朕知道,時間久了,人情淡漠了,下手可就沒輕沒重了。
若不是朕不想當朱元璋,坐那殺功臣之人,這才安排了封建之事,或許你們現在已經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