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出使,一場交涉過後,原本還劍拔弩張的情況緩解了。
隨後,趙勝作為引子,親自坐鎮在通往元江府的路上看顧雙方家屬,當然更重要的還是關於白杆槍的製作方案,以及訓練方法。
可以說解決了很多北方藩鎮們對於西南熱帶氣候的進軍爪麻。
當然,趙勝還在其中穿針引線,積極推動聯姻。
這才算是消解了其中的矛盾。
其人所作所為,不出意外,當年清明就出現在了王三的手中。
他拿著送來的加急信,然後坐在邊上看,他身前不時傳來汙汙聲,一輛火車緩緩而動。
經曆數年,第一代蒸汽火車頭,終於是進入試運營。
順天府城外,到處都是前來觀瞻的人。
王三看著這些文書,並沒有說什麼話,隻是交給了身邊跟著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他一愣,拿過來看完,臉色白了幾分“陛下,臣……”
“嗯。趙勝說得不錯,這一套所謂的養寇自重,也確實是在朕的計算之中。”王三直言不諱,“大順直轄區域,需要儘快穩定下來,那麼不服管束的義軍和還支持大明的士紳、反抗軍,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將他們驅逐,然後藩鎮化。
至於你們的算計,對於中國來說不算什麼。國家不是一兩個人的意誌就能推翻的。中南半島那破碎的地形地貌,真要藩鎮化了,至少能打個百五十年才能決出合適的領頭羊。
所以,五十年內逐漸將他們兼並的可能性並不大,至少需要七八代的改土歸流。”
崇禎眼皮子一跳“這五十年是……是陛下拿來詐人?”
“兵不厭詐。”王三隨意的說,“不說五十年的話,如何有人敢對中南下重手呢?須知,想要一一隅對抗大順,就得想方設法的編戶齊民、鞏固基石,繁育人口。不給他們一點壓力,他們去了地方隻會吃喝玩樂,還了得?
但壓力給夠了,本地的男性土著,要麼被他們殺光,要麼賣出去,騰出女性人口給抵達的漢人用於繁育。
五十年也就兩三代人,隻要他們發發狠,兩代人就能將他們各自地盤內的餅子搶乾淨。
之後就是互相兼並了。
不管朝廷如何做,他們都得爭霸。而隻要爭霸,就不免跟下邊談判,讓渡利益,也會損害一些人的利益。這些受損的人,就是大順拉攏的對象。到時候大順再下場,不論借口還是地基,都有人打好了。
刺頭隻要被乾掉了,後續也就能快速改土歸流,建製成省了。
再者,馬祥麟入了緬甸,這一代他或許還終於你,而後代呢?”
王三嗬嗬一笑,“計劃什麼的,不是哪個國家都能玩的,想要推動計劃,需要一個完善的中央集權整體。
而藩鎮割據的地方,想要兼並出一個完善的中央集權整體,本身就困難。更何況大順不可能坐視他們出現,因為一旦對方實現中央集權,就會挑戰大順的根基。
接下來一百五十年內的經略方向,就是中南半島。
隻要拿下這裡,三熟之地,足以養活幾億人口,屆時大順南北各地都可以產糧,也就不用擔心跟陝北這樣,因為小冰期影響,不時來一場旱澇,鬨得天下大亂了。”
“動了!動了!”下邊百姓在歡呼,王三看到了實驗的火車頭開始拉著車廂在鐵軌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