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一處臨時指揮所。
朝鮮將軍李萬春、琉球相國林園正,小心翼翼的跟著本次行動的總指揮大順銀國侯王本渠身側。
王本渠是在征討湖北之後被調回來的,第一時間從銀川侯升爵為銀國侯。
六個月前,他奉旨籌建樞密院海軍部,親自前往天津直沽港督造戰船。
結果還沒混幾個月,大順皇帝的旨意就下達了,讓他直接帶兵去倭國,然後討滅倭國。
相較於元朝時期可能出現的台風,現在的大順海軍根本不擔心這玩意兒。
且不說航線已經無比成熟,更重要的還是沿海上他們都有補給。
大順一句話,甭管朝鮮還是琉球,都得乖乖的配合。
再加上王三表明了主意,打算給朝鮮和琉球移鎮。
朝鮮或許有點怨言,但琉球國的怨言就少很多,誰都想要更大一片土地,和擁有實權。
琉球尚氏一脈,因為多年的內鬥,不是被閩人派架空,就是被倭人派架空,根本沒有實權。
現在大順皇帝格外開恩,準備給他們弄點實際的,他們斷然不會拒絕。
畢竟小國嘛,在大國麵前,哪有什麼談判的餘地。
故此,來兩個藩屬國,都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但也存有各自的小心思。
比如,李萬春是朝鮮的士林派係,而林園正則是琉球王尚豐的妃嬪叔父。
自從林氏從大順那邊替琉球國討來了駐軍之後,林氏在駐軍的幫助下,用極短時間,就把持了整個琉球國政,而倭國、朝鮮等地的勢力,全被清理出局,尚豐實際上還是傀儡。
所以這一次的討伐倭國,林氏才是主導,但又有些不同的地方就是,李萬春指揮不動朝鮮軍的全部,而林園正則可以指揮得動。
王本渠站了一會兒,聽著外邊的報告,尤其是朝鮮兵丁上岸之後,對倭國土地進行無差彆毀滅,大量倭人死於非命,讓他微微皺眉說“記錄下來,回頭殺九州島上的普通倭人,不論男女老幼,就讓朝鮮。琉球照三倍賠償。”
李萬春張張嘴,但最後還是沒說不妥,隻是躬身說道“侯爺,早年倭寇犯我朝鮮,百姓上下都憋著一口氣,所以他們多有冒犯。但我們朝鮮一定會按照朝廷的命令約束好手下,也會處理好賠償事宜。”
“嗯。”王本渠微微頷首交代道“陛下的意思很明確了,琉球可以從關防、大內區域劫掠人口,發往蝦夷島駐紮。今後,蝦夷島更名為琉球島,歸琉球統禦。
四國島更名百濟島,歸朝鮮統轄。
九州島更名卑彌島,由我大順直轄。
至於倭國的本州島,到時候勘探之後,再行安排,但人口,你們吃多少就吃多少。”
“是!”一聽這話,李萬春和林園正都露出了輕鬆表情。
倭國四大島之中的本州島,乃是整個倭國最精華的地盤,內裡大量的人口,完全可以成為人礦之地,反正他們肯定不會全部接受的,而是會想方設法的掠賣。
畢竟人口貿易,將會在接下來十幾年內,成為整個東方最大的生意。
尤其是大順對外界的開發需求。
簡而言之,劃分好各家的地盤之後,王本渠等來了使者。
“在下朱正源,乃是受雇德川幕府的通譯,負責與貴國交涉,究竟是何緣由貿然發動對幕府的征伐。”
一個穿著倭國袍服的青年,用一口不怎麼流利的官話,對王本渠發出了質問。
王本渠微微皺眉,他見一麵這玩意兒,隻是例行公事,但沒想到這玩意兒居然敢質問他。
旋即,王本渠也不客氣道“回去告訴你們那個所謂的幕府將軍,讓他帶著倭王入朝請罪,然後移鎮巴布亞島。
從現在開始,倭國四大島上的一切,由我大順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