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八年,元旦,大朝儀。
群臣已經抵達,正在互相寒暄。
當然,還有不少人目光落在不遠處,一群穿著各種顏色品級的官袍的女子,她們都是有爵位的,所以能上朝。
王三冊封的時候,並沒有少給她們爵位,尤其是有治病救人功勞的女性護工、以及一些已經沒辦法繼續隱藏身份投入敵後作戰的特務,王三全是一視同仁,都給冊封。
不過她們雖然嘰嘰喳喳的討論問題,但聲音遠不如旁邊兩個大。
隻看一個穿著從三品官服的青年,拍了拍一個橫肉滿麵的青年說“又是一年不見,長胖了都!”
“嗨呀,我可不像你,還能到處跑跑,我都退役了,現在就處理處理後勤的業務,可不就髀肉橫生?話說,今年積功幾何?夠評上將軍沒?”橫肉青年聳聳肩,一臉無奈。
“哪有這麼容易?四方都沒有幾個仗要打。本來說好新順七年要打代善,結果陛下先打了倭國。這會兒倭國的金銀都裝船送來,聽說倭國境內的金銀礦都收歸國有了,每年能給朝廷帶來兩三千萬兩白銀的收入,這一下打代善就不用擔心沒錢了!”從三品青年歎了一口氣,目光幽幽,多幾分扼腕。
“說的是!不過代善就是一個慫包,咱們才將路修到鬆原,他就退到了伊春立寨,奉天經略府直接讓出來了。”橫肉青年嗤笑,對代善隻有輕蔑。
從三品青年隨意的回應道“他也不是傻子,明知道打不過咱們,怎麼可能硬碰硬?不過很多索倫人被他打得逃來投奔,東北那邊還得好好的甄彆,彆處亂子才是。”
“沒那麼容易出亂子,倒是朝廷這邊有意開鑿鬆遼運河,陛下還真是特彆喜歡大興土木啊!”橫肉青年左右看了看,給好兄弟分享新聞的同時也吐槽了皇帝一下。
“大興土木也有大興土木的好處。交通好了,集鎮就發展起來了,隻是鬆遼運河一直沒有通過財部的審核。”從三品青年也說了一下自己的見聞理解。
“哦?為什麼?”橫肉青年好奇問。
“還能為什麼?第一次說開發沒有意義,隻能用半年,剩下時間都是封凍,沒什麼用處。陛下就讓工部優化,提出了北大倉北水南調計劃,準備將鬆花江的水引入遼河,這樣一來正好可以在最需要水的季節,為遼河注水,幫助灌溉。”從三品青年目光落在了一群財部官吏身上,眼底有幾分不滿。
“這不挺好的?誰不知道遼寧現在是北方最大的糧倉?”橫肉青年挑眉,他隻知道皇帝有意開鑿鬆遼運河,但其他的就知道不多了,現在也是好奇了。
注定賺錢的投資,沒人做?這可不財部!
從三品青年嗬嗬兩聲“好,當然是好,但財部引用欽天監的預測,認為接下來百年內,東北溫度很回暖,所以種植麵積必然受限,以遼寧本地的水源狀況,就可以支應。
財部還借戶部人口測算認為,真要支撐不住,至少遼寧得有兩千萬人口,水才不夠用。
如此,也差不多百年發展。所以,修建的最佳時機是百年之後。
於是二次駁回。
陛下也不氣餒,讓人將東北所有出海口、河流圖大體整理出來,站在軍事角度上認為,必須修建鬆遼運河,將黑龍江南北全部貫通,如此方便大軍開拔。”
“還是被駁回了吧?”橫肉青年也有點生氣了,是對財部的。
“沒錯!駁回了!”從三品青年讚許的頷首。
“站在軍事角度上來說,開鑿鬆遼運河,不該有利?”橫肉青年不解問,“財部這群人中不是有不少行伍出身?他們怎麼審計的?”
“就是那群家夥否的。”從三品青年抱怨道,“他們說,黑龍江入海口在滿涇衛。修運河不如直接走海路上去,前明就是這麼登陸黑龍江的,遠比修鬆遼運河高效。
而且修建了鬆遼運河,需要人口去承接使用和維護,但東北苦寒,人口繁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
所以他們選擇延緩運河修建,可以改修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