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沉默了一會兒。
大體能看出來,王三已經定了未來大順的發展基調。
文理分科的背後,其實就是資源配置的延伸。
中國需要資源完成工業化,而藩屬不能讓他們徹底工業化,進而與中國形成大規模競爭,所以新一代的重農抑商的背後。
就是爭奪資源配置權。
所以,大順的皇子們培養方向,就是偏重理科。至於其他皇子之後會不會被封建出去影響朝局,王三也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那就是不會敝帚自珍,而是明牌開始打。
隻要中國這邊的一切基礎成本能夠降下來,就能輕易碾碎一切圖謀不軌之人。
明牌開打的陽謀。
“這麼赤裸裸的說出來,大臣們會不會……”種光道小心提醒王三。
封建諸侯可不止軍勳功臣,還有一群與國建立有功的子男爵位的文官,他們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吧。
“大順有稅部金管司。”王三平靜的說,“藩屬出去封建,弄回來的錢,就必須在大順境內變成商品帶出去。這背後的差價,隻要藩屬諸侯不是傻子,就不可能不賺。隨便跑一趟就能賺一大筆,在自己境內買賣,又能從國人手中賺一筆。試問,你是喜歡輕輕鬆鬆就賺到錢呢?還是費勁巴拉的搞工業化?
你們也都是經曆工業化的人,最近一段時間各地探查礦產、安撫百姓、整頓民力花費多少精力,結果國家賺了多少?怕是沒有那些倒買倒賣差價,礦產的人多吧。
尤其是鹽,最近查貨了一批販賣去岱清國的私鹽船。
一斤成本在十三文的山東工業鹽,在咱們這裡屬於不準加入食品加工之中的醃臢貨,運到岱清,一斤能賣出三百二十六文。
而這個價格,正好就是岱清國粗鹽成本。
刨去分潤和上下打點,走私犯能拿到九十文每斤。
近七倍的利潤,已經讓下邊人都快瘋狂了。
而岱清國境內的鹽場,尤其是慶尚那片的大戶,因為這些鹽的流入,幾乎破產。
但這個產業,已經被山東國營鹽業集團看中了,上書到了朕這裡,準備吃掉私鹽販子們的聯絡網,然後傾銷,按照山東國營鹽業集團的預估,哪怕是八十文一斤的鹽賣進岱清國,都能在一年內,徹底控製岱清國的一切用鹽。
而且,山東國營鹽業集團還跟岱清國太子豪格達成初步談判合作。
單獨給他開小灶,以七十文一斤,岱清三成的鹽業所需,由岱清太子豪格替大順掃平鹽業買賣的所有針對。
並且還能撐得起豪格奪位的野心,畢竟黃台吉最近一段時間,正在籌劃打壓岱清國內的漢人大臣,尤其是對漢軍旗的俸祿克扣和漢軍旗的清退。
這批人如今通過山東鹽賺到錢的豪格,獲得了安身立命的條件,如此豪格就是他們的主人。
但隻要我們願意,切斷山東鹽的供給,豪格的一切,就會如同鏡中花,水中月化作泡影。
所以說,能依靠大順的廉價工業品穩定自己在地方的身份地位,為什麼還要費勁巴拉的對著大順乾呢?”
“陛下英明。”種光道他們不得不躬身。
王三所言,無不是正理。
工業化很苦的,不是誰都能吃得了這種苦,甚至小農社會都很難吃得了苦。
須知一點,小農經濟其實是資產經濟,小農是擁有資產的有產者,而不是一無所有的無產者。
倘若稅賦壓力跟旱澇災害不是那麼大,小農其實隻要打理好積蓄,吃吃喝喝也餓不死全家人。
這就是為什麼王三要迭代中國打法的同時,做好將人口外送的準備。
工業化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跟人口質量和市場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