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九年五月初九。
王三抱著一個奶娃娃,身後跟著幾個朝臣,他們的目光不時越過王三,看向他手中的奶娃娃。
這是皇帝的嫡子,出自皇後楊氏。
今天剛剛滿月,皇帝親自給孩子起小名叫昭虎兒,賜名王叔俊。
抱來給這些朝臣見一見,同時也是傳達一個政治訊號。
王三很喜歡這個孩子。
畢竟其他孩子的小名都是後妃取的,唯獨昭虎兒是他親自取的,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轉了一圈,王三尋個位置落座,群臣站在亭下等候。
王三才開口說“聽說地方上的前朝儒生,終日無所事事,說是不肯食本朝俸祿,自詡隱居,但實際上卻摻和了教學之業?”
此言一出,不少人目光落在了秦鏜身上。
作為一路跟著大順發展起來的學部尚書,他最近的工作做得不好。
秦鏜卻臉不紅心不跳的站出來說“啟稟陛下,臣年事已高,自去年秋後染了風寒,便一直請假臥床,大小業務,儘皆下放。
所以請致仕的文書已經寫好了,本打算明日上朝再投遞,但陛下有詔,立刻前來,實在是難以應付這高強度的工作了。”
秦鏜說完,不少朝臣暗罵這個混蛋滑溜!
秦鏜確實生了一場大病,而且之後也倒黴的卷上了一場肺炎,運氣還好沒有發展成肺結核,但也躺了快半年,最近才算是痊愈。
但身體已經扛不住了。
所以,秦鏜不打算繼續留任了。
這半年下來,學部左侍郎蔡正權、右侍郎吳誌,打得不可開交不說,兩人背後各有不同的勢力支持,早就不是他能一言堂,再說學部的事情是王三重點關注的地方,他本身也身不由己。
現在更是如此。
蔡正權是前明讀書人,第一批投誠的前朝讀書人之一,主管文科事宜。
吳誌是有軍功傍身的圪墶山四百人之一,屬於皇帝的嫡係勢力,封宜川鄉伯,主管立刻事宜。
可以說,秦鏜才回來看看局麵,就知道他回來了也隻是這兩個家夥的傀儡,他才懶得頂缸,乾脆內退,換來後半生的逍遙快活也不錯。
秦鏜一言出,王三並不意外。
秦鏜年歲本就不小,他當時被王三抓進來充入夥的時候,年歲已經五十多了,現在算算也都快六十五了,差不多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紀。
所以,他要按照流程申請退休,王三頂多就是駁回,讓他繼續乾個一兩年,然後六十五一到,任期結束。
“明年給你辦退休。”王三說,“第二個五年計劃的任期結束後再走。”
“謝陛下!”秦鏜趕緊行禮,“臣會做好交接工作。”
說完,他就退後,將前麵讓出來,王三的目光自然而然落在了吳誌與蔡正權身上。
既然秦鏜沒有負責主要業務,那麼就該直接問負責任的人。
這兩人代表的是大順的兩股不同讀書人。
一般情況下,學部尚書得從他倆身上選一個出來。
但王三看了一會,然後目光落在了後方,一個穿著官袍縮著脖子的家夥身上“辛師爺,最近如何?”
被點名的辛璩一驚,但還是老實越過眾人上前道“回陛下的話,臣述職崇文閣半年矣,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