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三正在休憩,忽的被人喚醒。
“怎?”
聽得王三此言,前來通報的人趕緊說道“陛下,半個月前岱清王愛新覺羅黃台吉病死,隨後內鬥決出勝負了。
多爾袞、多鐸以八王議政拱衛,驅逐太子豪格及麾下漢軍。
豪格抵達平壤求朝廷出兵,多爾袞則裹挾滿蒙八旗於漢城登基,自稱岱清固倫郡王,並遣使抵達平壤請求大順冊封。”
聞言,王三直挺挺坐起來,笑容微微上揚“這倒是令人沒想到。”
自打黃台吉中風之後,整個岱清國內部就亂了好幾年。
王三本來想插手,但那個時候正好牽扯了倭國搞事,於是就命人停了對岱清的清理,轉而將資源投入東北的代善後金、以及倭國的征伐之中。
而岱清國則是通過鹽業控製岱清商業,跟太子豪格合作,將倭國大半經濟權利控製在手中。
但沒想到的是,豪格這麼不堪,居然一下就敗了。
想到這裡,王三抬起頭說“大順在東洲需要人力,問問豪格和多爾袞,他們誰願意過去,隻要答應下來,真允許他們成為內藩郡王。
當然,若是不願意,可以選擇加入東西倭國,總之朝鮮半島上,不準存在第二個藩屬政權,半島要歸朝廷直轄。”
東洲,就是美洲。
王三讓人重新修訂了世界地圖,將天下分為東洲(南北美洲)、西洲(非洲)、南洲(大洋洲、南極洲)、北洲(歐洲)、中洲(亞洲)。
這是直接按照地緣遠近板塊去劃分的,但劃分五洲的目的並不是簡單的地理限界,而是為了之後的構築封建、中央做準備。
就比如大順有中國對地方的治理體係,是天下同心圓體係,分為直轄、藩鎮、內藩、外藩、朝貢。
那麼中洲地界,隻能存在直轄、藩鎮、內藩,東西南北四洲,允許存在外藩和朝貢。
如此劃分之後,大順中國將獲得對中洲大陸的絕對控製權。
這也是天下體係用作殖民方向的支用,目的也是為了不斷擴張華夏族對外的生存空間。
至於這些地方上存在的非華夏勢力,那就是蠻夷。
中國四周隨機刷新新的蠻夷,也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傳信之人趕緊下去,將消息發出去,國書擬製,王三第三天蓋印,就發了出去。
……
七日之後,朝鮮半島,平壤城。
豪格穿著一襲漢家衣裝,梳著漢人發髻,一點都沒有滿洲人模樣。
沒辦法,當初新順國時期就壓著滿洲打,之後大順建立之後,豪格更是被單獨炮製了一波,早就被打出了恐懼症。
見到漢人衣裳就做噩夢,尤其是跟大順合作鹽業貿易的時候,更是瑟瑟發抖,終日噩夢。
最終是見到了一個神醫,替他疏導,教他如何做一個華夏人,然後他就摒棄了滿洲衣冠,最終把自己弄得跟漢人一個模樣。
這也是滿洲分裂的關鍵,因為豪格不僅自己穿,還趁著黃台吉中風的時候,想要通過政令,強製換裝,這才徹底葬送了滿洲軍的善意。
當然,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他穿漢裝,也是為了博取大順的歡心,總歸是同一款裝束,更容易獲得雙方的認可。
“殿下,使者來了。”
豪格打起精神,趕緊讓人迎接。
須臾,一個穿著將軍甲胄的青年走進來,約莫三十模樣,眉目銳利,豪格看到他第一時間驚訝道“吳三桂!”
沒錯,大順開原伯,吳三桂,親自來傳旨。
“許久未見,岱清世子還真是讓人認不出來了。”吳三桂是見過豪格的,畢竟吳家的馬匹生意,很多時候要跟這些邊區政權的實權人打交道。
豪格作為黃台吉長子,也是最早接觸他們的人之一。
“不知……此來何事?”
“兩件事。”吳三桂拿出了旨意說,“第一,朝鮮半島大順要直轄,上邊的所有勢力,要麼離開,要麼留下接受處置,也可以反抗,反正我後邊就有平叛部隊馬上就進來。
第二,你有兩個去處可以選擇。選擇去東洲當郡王國,選擇加入西倭國擔任大名,站穩腳跟之後,成為大順未來控製西倭國的藩鎮,然後逐漸完成內附,到時候朝廷會賞賜你和你的家族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