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王三普遍居於西北的寰安宮,皇子、王子們又需要在順天府內進修讀書,再加上這段時間的道路在大規模擴建,路上容易出事。
因此這幾年,年紀大一點的皇子,一半都是居住在皇宮附近的王府內。
今天朝會,王三來到了皇宮,皇子、王子、公主們也都進宮見他。
一來聯絡一下感情,二來考校一下學業情況。
皇子們雖然普遍在小學跟著中產、天才們一起讀書,但他們還是普遍比較卷的。
畢竟想要當好一個國家的繼承人,個人實力還得硬,哪怕再平庸,也得通曉整個國家的大體發展脈絡,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王三是個喜歡做計劃的人,所以為了應對突發情況,每個時間點內,他都得有一個備用繼承人在。
萬一出了點什麼事情,好歹有一個繼承人在,不至於全部崩盤。
所以,趙肫得跟皇子們好好聯係,萬一他出事,趙肫好歹有一個可以輔佐的人。
這天下宗室血脈與他最親近的,除了皇子公主們,就是趙肫了。
“呀,表兄來了。”王伯偈看到了趙肫在宮門的崗亭休息,才下馬的他,趕緊三兩步上前行禮。
“啟王世子。”趙肫趕緊起身行禮,表情也嚴肅了幾分。
他沒想到第一個來的會是啟王世子。
“我今早最後一節課是體育,正好輪到騎馬課,這才算是最早來的。其他幾個兄弟、妹妹們還沒來嗎?”
王伯偈笑著說,他是名義上過繼給啟王的,他頭上還有一個開王世子王仲係是兄長,算是老二。
王三為了解決王子、皇子之間可能存在的隱患,將王伯偈與王仲係的學校安排出去,王伯偈是貴族學校,私塾教育,一個塾師隻教五個人,課程內容也都精英級彆的。
畢竟啟王世子、開王世子,未來都是要前往海外就藩的,不學會當貴族和人心鬼蜮,王三擔心他們壓不住其他人心中的蠅營狗苟。
因此王伯偈,來得飛快,同時也有計較。
那就是在皇帝麵前刷臉,皇帝是他“叔父”,但海外就藩也是有講究的,他怎麼也要留下好印象,將來弄一個好地方當藩王。
他可不想去一些真正蠻荒、無人的土地。
趙肫笑著邀請他落座,然後說“舅父讓我領著你們一塊回去,先坐下喝茶等等其他幾個表弟吧。”
“好。”王伯偈不疑有他,落座之後,又看著趙肫,問道,“聽說表兄是從東北回來述職的。不知道情況如何?平調?還是升遷?”
“平調。”趙肫也沒隱瞞,“從原來的奉天經略使,平調為外東北都督,都督安江、東速、北山(東鮮卑高地)三省。治滿涇衛。”
“這……”王伯偈吃驚,他沒想到趙肫居然好端端的奉天經略使不當,跑去當了什麼外東北都督,雖然這倆品級一樣,但現實卻是奉天經略使乃是東北區域的核心,完全就是一個真正封疆大吏,而外東北都督則是一個軍頭,雖然有自行發兵的能力,但苦寒之地的軍頭,價值遠比不上奉天經略使啊。
虧了!
趙肫看他吃驚過後一臉惋惜的表情,不由得輕笑道“是不是以為我虧了?”
“這……確實。朝堂上的事兒,我也聽說了。但沒想到皇叔父將你的權責挪去了真正邊區。另外,北山不是歸安北軍區統轄?怎麼征伐權責挪到你手裡了。”
王伯偈是真的貴族精英教育出來的,雖然因為年紀,還看不大懂裡頭的彎彎繞繞,但基礎的地理與規則,他還是明白的。
外東北區域,主要居住北山、野人兩股女真勢力。
當然,這些年因為代善女真的發展下來,還有建州、海西女真的加入,攪得外東北一片混亂,可以說這一片區域還沒到開發的時機。
所以,去了那邊真的是拓荒工作,一看就是吃力不討好。
聞言,趙肫笑道“前明萬曆中,內外東北總人口約莫五百萬。
天啟末年,內外東北人口總數下降到兩百萬,這是因為後金女真的原因,將大量人口殺死和南遷至朝鮮半島的緣故。
而隨著我們接管內東北與外東北的發展。
內東北人口已經逾六百萬。
外東北總人口也高達兩百萬。
但這個人口分布有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遼寧一省人口就多達三百萬,其他地方的人口增長,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更是產業與發展的積聚。
可是內東北發展再快,外東北也必須有前哨去開拓。
外東北的兩百萬人,主要生活在漠河北岸,他們並沒有深入開發更遠的地方。
所以理論上這兩百萬人,都是內東北的延伸,這對於東北的發展並不利,並且安江與東速,擁有龐大的濕地與山林,是十分適合砍伐的地方。
大順需要大量木頭建設與造船,並且還需要挖掘運河,徹底溝通東北。
這個需要提前在本地安排後勤基地,為之後的東北總體河道的梳理做準備,所以陛下派遣我去都督外東北,是為了給運河的挖掘做前期準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