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被送回來時,都是半年之後的事情。
這個時候的高迎祥稍微好了一點,但還是口不能言,身體僵硬。
不過他的眼睛倒是有光,尤其是從港口進入城市,曾經有點熟悉的嘉興港口,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座城市,人來車往,忙忙碌碌,著實跟他印象裡的變化,堪稱天翻地覆。
“舅父。”
一聲呼聲,將他目光吸引過去。
高迎祥看到了個穿著華麗宮袍的女子,女子身邊跟著一大小兩個孩子,大孩子牽著小孩子,好奇的看著他。
而女子,淚眼婆娑。
許久不見。
高迎祥居然……
“嗯……啊……啊。”高迎祥張張嘴,說不出多少話來。
自打開始保養治療之後,他最後的說話能力都消失了。
不過他還是認出了來接他的是高桂英,語氣也顯得溫和。
高桂英沒有再多說什麼。
隻是讓人帶著他趕緊離開。
畢竟最近一段時間,江南並不太平。
大順這邊正在新一輪的經濟整頓。
這種操作,年就經常來一次。
畢竟每次國家的經濟發展背後,總會滋生不必要的黑暗。
所以定期清理,也是為了能讓國家的政務發展得以正軌。
比如,這一次對江南的整頓,是清理村霸與宗族。
大順的頑疾之一,就是宗族。
這個問題,從開國之後就有。
開國初期清理了一次,但更多還是打土豪分田地,將宗族族長、族老手中的田土明確為財產,接著完成均田。
但為了能讓經濟發展,以及提高地方承載能力,王三選擇推進了集體化、合作化。
隻是當初設計的時候,就有很大空子,那就是族老們能夠利用他們本身的威望與認知,重新完成對土地資源的回籠。
這麼做,有好有壞。
上層宗族老者,真心為了宗族,就會帶領所有人一起發展,那麼這樣的村落,發展就很迅速,並且逐漸完成城鎮化,吸納了很多內遷來的外來人口,成為發展典範。
但也有一些隨著時間推移,重新將自己士紳化,妄圖利用集體優勢,重新完成對中央的分權。
於是挑戰不僅發生,還會出現抗稅、違法、私立衙門等事情。
妄圖利用法不責眾的道理,對抗中樞。
所以,朝廷麵對這樣的宗族很簡單。
第一,給這些宗老們升遷,要求他們舉家支援邊區建設,但不說硬性要求,反而說是主張自願,但話往下傳,就是宗老們不想遠走,想著要族人支援代為受過。若是一些被愛戴的族老、宗老,或許不會覺得有問題,但那些欺行霸市、為非作歹的就會被鄙視與累積不滿,然後接下來就是安排巡查與強製發布省府的調令,讓這些村長,去邊區當鄉鎮長官,直接從源頭分化與掐尖。
第二,就是發補貼,今年給點米糧錢,明年給點修路錢,後年再給點水利補貼。之前是直接對點下發,現在是朝廷的宣傳組下來走,挨家挨戶的宣傳,然後還舉辦典儀,將錢給了。
至於錢給了之後,如何使用,之前沒管,現在開始管了。
所有村子,安排駐村會計,屬於吏員,並且直接越過村長,掌握本地的公賬賬戶,並且每次支用,除了村長簽押,會計還得上報給鄉裡,進行統一調動資金。
這麼一來,村長權利受限,本質上完成了新一輪的下沉。
當然,會計還得兼著稅部的工作,相當於課稅使,這可是壞工作,最容易得罪人。
所以,會計不可能一輩子都留在村內,一段時間後,必然得遷走,不然早晚被戳脊梁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