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遊擊總隊在武山總部召開了軍事會議,會議上參謀長陳鬆柏發布了一條命令,內容是遊擊總隊第一團全團改編。
第一團的三個營分彆獨立為第一、第二、第三警備分隊,以武山外圍的劉家口、民安莊和裡乾村為核心發展警備區。
一團團長劉書文保留原有的副參謀長一職以外,再額外擔任總部作訓處處長。
從字麵上來說,劉書文這次算是升職,徹底躋身遊擊總隊高層,並且手下的三個營全部變為實權外放的團級單位。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書文這次是明升暗降,
兵權被解除,手下嫡係部隊全被外派,
他最倚仗的東西已經沒了,因此在會議上劉書文竭力展現自己的服從,
那副有些滑稽的模樣讓陳鬆柏很是解氣。
會議結束後,看著劉書文略顯落寞的背影離去,同樣以參謀副長身份出席會議的包國維卻是眉頭緊鎖,
之前當陳鬆柏向他說起這個的時候,包國維就曾勸過他,若是真要解除劉書文的實權,首先就得打散他手下的三個營,
涉嫌的各級軍官要調離,部隊要輪換。
但卻被陳鬆柏以擔心觸底反彈,由此會激怒劉書文為由給拒絕了,
如今見到劉書文沒有任何反製手段,一副示弱的模樣反倒讓包國維有些擔心,
他的直覺告訴自己,劉書文這樣的人絕不會就此認命。
但隨著日子慢慢過去,劉書文竟然沒有一絲動作,每日隻是在總部作訓處喝酒度日,全然沒了鬥誌,
而陳鬆柏見此情形則更加放心,對於包國維的勸言則是左耳進右耳出。當初他之所以向包國維示好,隻是想以包國維實力頗為強橫的部隊和中央軍的名頭拉大旗,壓下隊內的任何不穩定因素,
如今最大的麻煩劉書文已經服軟,其他對自己有異議的軍官也都沒了聲音,再加上豫省方麵的物資支援終於送到,
他陳鬆柏總算有了自己的底氣。
包國維無奈,但見到一月之期將結束,遊擊總隊內部也漸漸趨於穩定,
他也不再長期居於武山總部,而是專心致誌地對自己的決死縱隊進行整軍。
整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當前所麵對的作戰任務和戰場需求不同,所以縱隊內的軍製需要進行改革。
遊擊作戰不同於前線,尤其是麵對初期的侵華日軍占領區,決死縱隊不需要大兵團作戰,而在於那十六字方針,主打一個活動靈活、戰力強勁。
在整軍過程中,包國維曾親自帶人化裝潛入了日占區,
對日占城市、鄉鎮、村野進行調查,經過全縱隊連級以上軍官的開會討論,
總體認為日軍十分依賴公路、鐵路線,以城市為中心,交通線為樞紐,借助汽車馬匹進行輻射統治。
目前侵華日軍華北方麵的司令官是杉山元,提倡“三光政策”的崗村寧次目前還在東北關東軍任職,
華北地區戰事未穩,治安戰和建立肅正區的計劃目前還隻存在於書麵上。
日軍對於遊擊隊的處理還隻在於常態作戰的認知上,因此借助這個信息差,包國維決定在決死縱隊全軍的指揮係統進行大更改,
為保證作戰有效和靈活程度,軍隊編製將保持在旅一級,全軍作戰以營、連級規模作為重心,
戰時指揮部將越過團級,直接與營級指揮官進行溝通。
毫無疑問,此舉在當時的華夏,乃至於全球各**界來說都是超前的存在,
因為這個時代的主流和絕對實力依然是大兵團作戰,
但決死縱隊的存在意義和最高主旨就是敵後作戰,決死遊擊,
因此包國維一手壓下了所有異議,強行推動這一軍製的改革。
換做在其他部隊,猛然進行這樣的改革勢必會引起軍內混亂和影響到部隊戰鬥力,
但決死縱隊士兵組成部份主要是受過高等教育和訓練的前首都憲兵、特彆警察、預備役補充的首都守備師和少數中央教導總隊官兵。
不同於其他部隊的兵油子、軍閥士兵和沒有受過正規係統化訓練的壯丁兵,決死縱隊全軍的學習和接受程度更加優秀,
況且目前決死縱隊隻有三百餘人,培訓和磨合也會更有效率。
喜歡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棄子的將官之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