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座,這炮真有這麼邪乎?
六門克虜伯炮換成了四門這個什麼M1897火炮不虧了嗎?”,
在返回豫東駐地的路上,坐在包國維身邊的吳帆有些疑惑地問道,
“這你就不懂了吧!”,包國維臉色平靜,手裡的那炳M1911不停在他手裡翻騰,
“如果是原廠造的克虜伯炮,我肯定不會換,畢竟這炮精度高,還能跟其他同口徑的克虜伯彈藥通用……”
“但是這炮是國內仿製的,重量堪達一千七百多公斤!咱們旅擅長打運動戰,拖著這麼重的玩意兒不好跑”
國內由漢陽兵工廠仿製的克虜伯因為它的行軍重量過大,一度停產了一段時間,講究機動性作戰的包國維並不是對其很滿意,
而法造M1897型75毫米火炮則是隻有一千一百多公斤,不僅重量輕,更主要的是它的射速感人,
每分鐘可發射十五發炮彈,在極限狀態下,熟練的炮手甚至能夠做到每分鐘30發!
這樣的射速甚至比栓動步槍射速都高,它是火炮發展史上不可跨過的明星,同時它也是法**隊創造的傑作,
法75的出現是火炮設計、火炮性能的一次革命,炮兵戰術也由此進行了一場革命。
在國內戰役中,法75也為抗戰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衡陽駐守的第10軍就裝備有4門法75炮,即使數量稀少,法國小姐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方先覺將它用於陣地防禦,由於法75射速高,炮彈威力大,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火炮,形成彈幕,對守軍的步兵是極為有利的幫助。
在炮兵團的幫助下,第10軍1萬多人和數倍於己方的日寇血戰40多天,造成日軍2萬多人的傷亡,
而第10軍傷亡不過1萬多人,創造了抗戰曆史以來的奇跡,也成就了第十軍“虎賁”的威名。
這樣的火炮能夠實現即停即打,停下就是一頓猛烈的輸出,打完就可以立即裝車或是騾馬運走,同時也能實現第一旅期盼已久的彈幕徐進戰術。
之前的彈幕徐進是由日軍的九二步炮進行訓練,而有了法75後,訓練效率將會大大增加。
最主要的是,安敬賢給包國維的信中提及過有關火炮的事兒,當初還在滬城的時候包國維便向安敬賢提出過對75毫米火炮的需求,
因此安敬賢在回到阿美莉卡後迅速看中了以機動靈活、專用於山地作戰的M1型75毫米火炮,M1火炮是為適應複雜地形作戰需要而研製的,重量僅有六百多公斤,極其輕便。
但是由於其除了機動靈活、適於山地作戰這個特點外,其他性能都十分平庸,以至於在阿美莉卡軍隊中沒有受到重視,
但是即便如此,雷神公司還是無法將美軍的75毫米M1火炮帶出來,
美軍對火炮的管控極其嚴格,安敬賢走了好幾趟議員的關係都無法成功拿下。
本想著從國內先搞些火炮應應急,同時讓安敬賢在歐洲的分公司想辦法搞到一批火炮支援回來的包國維現在有了主意,
安敬賢在每月的工作彙報中提到,由於在墨西哥的種植園企業發展迅速,已經將關係網發展進入了墨西哥政府,成功與墨西哥軍方建立了合作。
眼下墨西哥麵臨的情況有些尷尬,墨西哥作為僅次於阿美莉卡第二大產油國,但是從他國土產出來的石油並不屬於他自己,
產出的石油一半屬於阿美莉卡標準石油公司,另一半則是屬於英荷殼牌石油公司。
卡德納斯作為墨西哥最傑出的執政者之一,深知這樣的情況是阻礙國家發展的重要絆腳石,於是在當下發動了石油國有化,
而此舉無疑是狠狠抽了阿美莉卡一記嘴巴子。
雖然阿美莉卡早已經許諾了不在拉丁美洲進行武力乾涉,但是為了防止意外,墨西哥軍方還是偷偷通過安敬賢的種植園公司悄悄從歐洲進口武器武裝本**隊,
現在便可以通過墨西哥的名義,額外向法國下訂單購買法75火炮。
法國在一戰時期搞出了法75火炮後,曾過度追求速射炮,甚至形成了速射炮萬能論學派,法國人對75毫米速射炮領域的絕對優勢讓德國人放棄了在這一領域與法國人開展軍備競賽,
而是另辟賽道——重型火炮。
於是在一戰中,法**隊曾一度被德國人單方麵吊打,法**隊引以為傲的速射炮根本無法靠近德國人,遠遠就被重型火炮給摧毀。
這也讓法國人重新撿起了之前丟下的重型火炮,法75火炮也大量退役閒置或出口他國,
如今種植園公司以墨西哥政府軍的名義秘密訂購,倒是能夠實現大批量的供應包國維的第一旅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