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座!根據水利委員會和鄭城行政公署的人所說,
花苑口附近的村莊居民已經在搬遷了,咱們之前路過趙口時,三十九軍也在疏散村民,
決堤了應該不會對百姓們造成影響了吧?”
第八師掘堤指揮部,眼下已經成了獨立第一旅的旅部駐地,
軍帳外人影匆匆不斷,第一旅在截斷了掘堤工程後開始發動附近的附近的警察、民兵和保安團連夜疏散豫東還在國控區的百姓。
剛剛趕回來複命的吳帆一邊擦著臉上的汗跡一邊說著。
包國維此時正在看著蔣在珍等人原本的工作文件,
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掘堤事宜,包括部分疏散的預案,聽到吳帆的話他便抬起來頭看著他,
“吳隊長,我記得你不是南方人吧?”
“旅座說的是!屬下是籍貫是甘省,自小跟著家裡人往北都一帶跑馬,
中原大戰後隨部隊來到了金陵!”
“南方水患……”,包國維喃喃道,“立憲二十四年,長江發大水,鄂湘贛皖蘇浙六省受災……
漢江流域自光化、穀城、襄陽、宜城以下沿江一帶儘成澤國,
一夜淹死8萬人!”
似乎是不願回想起這段曆史,包國維很快就搖搖頭,“這次一旦花苑口決堤,造成的後果對於那次來說,隻會更加嚴重!”
包國維繼續翻看著手裡的文件,尤其是上麵的疏散計劃時更是眉頭緊皺:
“鄭城戰區長官部司令長官程批發萬元遷移費,由鄭城專員羅震負責發放”
在該文旁邊有第一戰區一四一師師長唐永良以及長官部參謀處後勤科上校參謀王果夫的備注,
“第一戰區長官部規定:每人發遷移費10元,叫農民迅速搬家。”
“鄭城專員和縣長組織代表團到工地來慰問,並到掘口附近一些村莊發放款,每人發五元逃荒費,動員老百姓限兩天內一律遷出去……”
包國維眉頭越加緊皺,倒不是對於遷移費的折半分發,畢竟在花苑口一帶縣鄉百姓人口眾多,僅憑長官部發放的那點錢根本不夠。
他真正憂慮的是,鄭城行政公署以及軍隊隻將花苑口、趙口一帶的百姓納入到了疏散搬遷的範圍,而在豫東以及其他各地區都沒有收到消息。
並且由於當局的宣傳政策,許多百姓並不知道這次的嚴重性,
隻知道官府稱日本人要打來了,讓眾人搬家。許多農民舍不得家裡的土地,根本不願意搬遷,
還有許多故土難離的百姓都是整村整村不願意搬走,離了家出去那就是逃荒,就是被人看不上的流民,誰願意好好的日子不過,跑去整日奔波流浪?
不少農民直接讓後生晚輩去逃命,自己在家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但是這樣的選擇即便不會被水淹死,也會被過往的土匪亂軍殺掉。
“可是旅座……”,一旁同樣緊蹙著眉頭的陳鬆柏出聲道,
“日軍來勢洶洶,若是鄭城長官部不願意派軍前往開封死守,那應該如何?
來時的路上我聽說了,長官部準備把部隊撤往洛陽、武城北平漢線一帶……
若是不掘黃河,僅靠開封數千守軍,如何防守漸成空城的鄭城?”
包國維此時閉上眼睛用手扶著額頭,不斷揉著自己的太陽穴,自虞城戰事以來,他就沒有一晚上睡過一次好覺,
得知中央要如同原曆史上一般扒開黃河水,以水代兵的消息,他更是焦慮不已,
掘堤吧,近百萬百姓深受水禍,間接導致慘絕人寰的豫省大饑荒爆發,
黃泛區的影響一直持續到解放後才得到了解決,在此期間,無數百姓因此喪生。
不掘吧,經蘭封一戰後中央已無在豫省與日軍會戰的決心,鄭城失守是早晚的事,
一旦鄭城失守日軍便可以坐擁隴海線和平漢線,或是西進秦省,或是南下信陽。
最危險的還是南下進攻鄂省武城,日軍可以從多條線路聯合進攻,複現當初金陵戰事,眼下舉國精華資源仍在武城未被遷移,
一旦淪陷,華夏滅國,近在咫尺!
"陳兄,你可知為何我執意要阻斷第八師黃河決堤工程?"
包國維揮手讓指揮部內的眾人離開後,對著陳鬆柏低聲問道,
而陳鬆柏則是搖搖頭,他是真的不知道為何,原本他們第一旅本來就在前線得罪了一批人,
如今又來橫插鄭城黃河一事,這樣的結果注定是全軍上上下下都得罪一遍,
儘管自家兵餉軍械都是自籌,但是如今部隊還在國統區,中央想整死他們可是很簡單,
他實在想不通包國維到底是什麼想法。
"黃河決堤,此事必然是震驚中外,中央迫於內外壓力,絕對不會承認是他們乾的!"
"那……日本人?",陳鬆柏眼神閃爍。
包國維點點頭,"沒錯,中央肯定會把鍋推給日本人,同時還會下令賑災豫東!"
包國維記得很清楚,原曆史上花園口決堤後,中央一方麵加大宣傳機器稱此舉是日本人轟炸機所為,另一方麵則是派人佯裝賑災救災,前去黃泛區封堵決口。
"今晚上我讓吳帆他們去疏散民眾時所說的理由就是日軍即將來襲,轟炸機也會不日前來轟炸,
誰也說不好大壩會不會被日軍炸開……"
"可是……",陳鬆柏打斷他的話,"大壩寬足有十米,飛機航彈如何炸的開?"
"那就不是世人在意的地方了……",包國維臉色在煤油燈照耀下忽明忽暗,
"屆時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中央最好的宣傳理由,提前預警了日軍轟炸堤壩,並且儘全力疏散民眾……"
陳鬆柏大驚,"這麼說……旅座您根本不會阻攔黃河決堤?"
包國維神色複雜,"光憑我們第一旅這寥寥幾千人,怎麼擋得住這曆史洪流?"
他不惜將自己費儘心思重新籌建起來的部隊投入到蘭封絞肉機中,
就是為了防止華夏戰敗不得不決口的結局,為此即便部隊戰損過半他也沒有怨言,
可是實在是架不住桂永青、黃傑之流……
包國維搖搖頭,"能做的,就隻是竭儘全力疏散百姓,能多救一個是一個……"
所以他向王大發下了死命令,務必協助周衛國守住開封,即便這一千人死光了,都要保證把日軍拖在開封七天,
而包國維則需要用這七天時間儘可能疏散多的百姓,
至於決堤……隻能寄希望於中央能有人看清如今日軍十四師團、十六師團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