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快撤!”
正在突擊隊的活動範圍被不斷壓縮的時候,圍剿突擊隊的東瀛軍接到了後撤的命令,雖然眼看再有個把小時就能將這夥頑強的敵軍消滅,
但是命令在前,東瀛軍也不得不服從命令開始撤出村子。
原來,在距離村子不算太遠的平原上,機動總隊的主力前鋒正驅著東瀛潰兵往此處趕來,他們的火力迅猛,如怒濤般湧入戰場,碾壓著前方的東瀛軍步兵防線
日軍混成聯隊的大部分兵力已被派往前線與第二旅激戰來打通前往商都城的通道,剩餘的警衛部隊根本無法抵擋機動總隊的猛烈攻勢。
機動總隊的前身是包國維身邊戰力最強的特彆支隊,即便擴軍後,訓練程度依然是全師最為嚴苛的,裝備也是最為精良。
決死縱隊曾使用大量美械,如加蘭德步槍,但由於美軍追查與東瀛軍的海路切斷,美械彈藥和武器的維護成為難題,
包國維隨即決定模範師全麵換裝德械,換下的美械則裝備給特勤六處和機動總隊。
日軍聯隊部得知防線被突破後,震驚於這支敵軍的作戰迅速與火力強大。
他們在前線的部隊正在趕來支援的路上,但防線已被徹底擊破,聯隊高層一致判斷是中了計,一邊撤退一邊向上級彙報。
第六師團此時也未能搞清楚形勢,隻知道模範師突襲進攻商都城,而接連出現的變故讓他們難以捉摸。
黃河南岸支援商丘城的佐佐木旅團竟然撤回了一部分兵力返回了北岸,
據說是因北岸晉省內出現大股敵軍襲擊各處據點,正麵的晉綏軍和中央軍也在忙碌著反擊,疑似有大舉進攻的跡象。
聯想到華夏與東瀛糾集了幾十萬大軍在南邊死磕的武城會戰此時正如火如荼,
華夏軍在北方發起反攻以減輕南麵的壓力也非不可能,或許模範師此次進攻商都城,或許隻是一個倒鉤誘餌,引誘東瀛軍前來被包圍。
這個觀點被第六師團、華北駐屯軍的大多數作戰參謀認同。
日軍高層的作戰會議在緊張的氣氛中進行著,煙霧繚繞的房間裡,各級將校官佐的表情一個比一個凝重。
商都城的戰況已然明了,城外防線被敵軍突破,援軍趕至前線已然來不及,而模範師南北都有兵力在運作,
而更加令人信服的是,這幾天在豫東上空居然出現了大量華夏軍機,襲擊了豫東和魯西的東瀛陸航機場,偵察機也無法升空,
“模範師不過是誘餌,他們想讓我們傾巢而出,拖垮我們在華北的防禦,
從而讓在武城作戰的崗村司令官和東久邇宮殿下分兵,緩解同盟政府在武城的劣勢!”
駐屯軍總部的一名作戰參謀武藤義如是說道,他指著地圖上逐漸向商都城收攏的敵軍標記,“商都城如果再堅持,就會成為帝國陸軍這次會戰的包袱,而不是前線的屏障。”
“諸君須知,這次帝國陸軍聚集精銳在武城與同盟軍作戰,目的是攻克華夏臨時國都武城,徹底打服以同盟政府為首的華夏抵抗力量!”
此言一出,立即引得了部分同僚的點頭,一些上官們也是神色肅穆,
的確,大本營的計劃就是將同盟政府打得失去信心而向他們投降,畢竟目前國內之前儲存的戰略物資已經用了七七八八了,
為了支持華夏大陸的戰事,國家已經將部分民用資源傾斜到了軍隊上,幾名將官和高級佐官想到這裡紛紛看向了武藤義,
這個作戰參謀可謂是年輕一代的軍中翹楚,思維清晰且理智,跟那些動不動就喊打喊殺莽撞的少壯派軍官截然不同,
而且此人還是曾是帝國早年間在華蒲公英計劃的潛伏成員,後來皇道派發起內戰後便提前上浮返回軍中效力。
駐屯軍內部再次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對於華北駐屯軍而言,商都城此時儼然已經失去了其所在的戰略價值,同盟政府炸開堤壩後,形成的黃泛區使得華北駐屯軍攻占鄭城的計劃落空,
帝國在豫省的作戰計劃已經被擱置,資源開始集中到沿長江流域進攻的華中派遣軍身上。
最終華北駐屯軍高層決定放棄商都城。
為了避免華北各據點遭到敵軍反攻的衝擊,同時不影響武城會戰的後勤保障,命令前往商都城的各支援軍立即後撤到附近的據點原地固守,以防止局勢擴大。
而商都城內被包圍的第六師團兩支主力部隊——高橋聯隊與澤井聯隊,以及部分野炮聯隊,則在佐佐木旅團的接應下迅速撤出。
撤退計劃要求他們沿黃河南岸向東撤退至蘭封。
接到駐屯軍總部命令的商都城內外日軍官兵皆感到難以理解。
儘管高橋聯隊和澤井聯隊在之前的遭遇戰、野外作戰中損失不小,但在佐佐木旅團增援後,他們的陣地已重新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