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正事,朱載坖就提起了自己想去南京的事情,之前朱載坖也曾經和講官們說過此事,甚至和李春芳隱晦的提及過此事,但是李春芳當時明確的表達了反對的意見。
這次朱載坖再度提及此事,就是想講官們給他出出主意,高拱原本以為朱載坖之前隻是一時興起,沒想到現在朱載坖還記得此事。
一眾講官們紛紛勸阻,高拱說道:“殿下,且不說陛下肯定不會同意此事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殿下如今身係國本,一動而天下皆危,斷不可行此險事。”
李春芳等人也都不同意朱載坖去南京,在他們看來朱載坖的這一想法無異於異想天開,國初之時確實有太子守南京的傳統,但是實際上也隻有仁宗宣宗兩位皇帝執行了太子守南京的政策。而且這兩位都是有特殊情況的。
仁宗是因為那會北京還沒有營建完畢,成祖又經常親征蒙古,仁宗作為太子監國,在南京方便籌措糧餉軍需,供應大軍。
宣宗則是因為當時南京屢次發生地震,而且仁宗也想還都南京,所以派宣宗到南京去幫助完成遷都的準備工作,並拜謁孝陵。
自從英宗起,大明的太子或者儲君就從未踏出過京師一步,朱載坖此時想往南京去,未免有些過於天馬行空了,所有的講官都不同意。
李春芳急道:“殿下難道忘了漢逆之事了嗎!”
朱載坖當然知道李春芳說的是什麼,漢王朱高煦驍勇善戰,在靖難之役中立有大功,被自己老爹朱棣劃了個大餅:勉之,世子多疾。從此誕生了篡位的想法。
但是成祖最終沒有廢仁宗的太子之位,但是隨著仁宗駕崩,此時太子朱瞻基遠在南京,朱高煦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仁宗即位十月而駕崩,奪嫡失敗的朱高煦仍野心不死,在封地樂安州招兵買馬,企圖攔截皇太子朱瞻基北上繼位,而自己趁亂奪權。仁宗張皇後采取果斷措施粉碎了朱高煦的陰謀,朱瞻基順利入京即位。
後來朱高煦再次叛亂,被宣宗禦駕親征粉碎了。
李春芳此時提出此事,就是想告誡朱載坖,一旦遠離朝廷中心,萬一發生什麼事,朱載坖根本無力解決,一旦錯失良機,悔之晚矣。
對於李春芳所言,朱載坖不是沒有思考過,藩王作亂的可能,朱載坖認為不太現實,現在的大明藩王,手上根本沒什麼兵力,在地方橫行霸道尚可,但是起兵造反,他們還真沒這個本事。
朱載坖說道:“當今天下安定,聖天子在朝,況且陛下龍體康健,能有何事?”
高拱說道:“殿下,以秦始皇之赫赫武功,猶不免博浪之危,蘭池之險,殿下何得如此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