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鉉是五品官,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大明高級乾部的行列。鐵鉉的生活節儉,他的俸祿自然可以維持日常的開銷。
朱樉認真說道:“俸祿太低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律法過於嚴苛。”
朱元璋對官員製定的刑罰,可以說曆朝曆代之最。一說到這兒,鐵鉉說道:“嚴刑峻法總好過不聞不問,總不能讓貪腐之風蔓延到朝堂上下吧。”
鐵鉉的看法是過度管理總比不管不顧的要好。聽到鐵鉉的話,朱樉終於明白了老朱為什麼要給他賜字了,兩人的理念還真是不謀而合。
朱樉回答道:“簡單粗暴看起來能解決問題,實際上是製造了更多問題。你以前是禮科給事中,每日上朝你也看著了。”
“現在的朝堂上還有幾個做實事的官員嗎?在嚴刑峻法之下,所有人都夾著尾巴做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下去,地方上都是誇誇其談的清流官員,誰還會冒著風險去給百姓做實事了?”
朱樉的話說的很直白,洪武朝的現狀也確實如此。除了剩下的開國功臣,洪武朝中後期連個青史留名的大臣都沒有,這也是洪武朝的一大特色。
說白了在老朱的高壓政策下,一個個都學著明哲保身。沒人再去做事也沒人敢去做事了,因為做事就有可能會犯錯。
朱樉的話,讓鐵鉉想起了,他在調到中軍都督府之前,整個朝堂一片死氣沉沉,下麵跪著的全是會磕頭的應聲蟲。
鐵鉉很是讚同的點頭,然後說道:“殿下的意思,鉉聽明白了。要想治貪就得改革律法,就得讓官員俸祿足以養家。如此方才能收獲奇效。”
“然也。”看到朱樉點頭,鐵鉉向他問道:“既然殿下對朝廷弊政已然知曉,為何不上書建言陛下呢?”
朱樉歎了口氣才回答:“如今六部九卿是我大哥在管,朝廷的大政方針是我父皇在把控。我就算說出去能有用,你能保證這些事情到了彆人手中能夠順利的實施下去嗎?”
王安石的改革跟張居正的改革就是最好的例子,張居正能夠將一條鞭法貫徹下去,就是因為他上麵有李太後和馮保二人支持,下麵將朝堂變成了他的一言堂。
上下貫通才能讓改革順利實行,而王安石的背後雖然有宋神宗的支持,可是他無法清除舊黨在朝堂的勢力。
宋神宗一死,王安石的變法就偃旗息鼓了。這是朱樉在無數個深夜,回想起自己在開封的改革失敗得出的結論。上沒有洪武皇帝的支持,下沒有民眾基礎。中間沒有一支能臣乾吏的隊伍負責執行,才讓他的改革猶如空中樓閣一樣戛然而止。
聽完他的話,鐵鉉頓生一股無力感,長歎一聲:“既然如此,殿下今後又要做何打算?”
朱樉望著他認真的笑道:“此去雲南,你我的天地無限廣闊。雲南之地收複以後,猶如一張白紙鋪開在我們麵前,正好適合我們這些年輕人去描繪宏偉藍圖。”
朱樉畫了一個很大的餅,聽在鐵鉉的耳朵裡,頓時覺得心潮澎湃。他也是有理想有誌氣的年輕人。
“那微臣就先告辭了,日後恭候大王的佳作。”鐵鉉這一句大王,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叫的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