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氏莊園放債並不十分流行,原因是中農較多,不願借貸,莊園裡的人都有親戚關係,害怕借出後收不回來,故放債者亦多在外鎮。
現在南方較為流行的另一種借貸方式,是借錢時以土地作押,即所謂“典地”。
地價一畝100一80兩銀錢,為當時買價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依靠金錢典地者,在一定時間內可儘量從土地中取得利益,而不必關心土地的養護和水利投入。
如到期不贖,就取得土地所有權,還可出租。
如廬江郡的桓家即曾以此種方式一直吃了18年的大租。此種剝削形式,實為高利貸剝削的一種變形。
第六種是隱形的剝削勞役,是朝廷、世家、地主家有工作需要人工時,常叫佃戶去工作,皆為無償的。
朝廷更狠,常常強製免費征傜役,這是範圍最最廣的,往往除了大世家,沒有能逃避的了,被強征搖役的往往家破人亡,不是累死,就是被官府中人折騰死。
如恒氏趙寶興為恒氏莊園之佃戶,在天下雪時,常被叫去掃雪,來回要走30裡。
如投靠桓氏的費家,在大齊朝廷強征傜役之下,一半費家人在南疆修堡壘累死,一半在往南疆往運送軍糧等物資時,被南蠻子全部促走了,一個中等世家就被朝廷、桓家等大地主瓜分的一點不剩。
又如佃戶袁君貴給地主每年做無報酬之勞役,有推9石穀子、拉10車木炭、送疏菜7車,以及按時送柴、草、糧食等等。
每逢年節、地主家紅白事等,佃戶均得向地主送肉、蛋、稻穀等禮物。不送,地主則派人到佃戶家索取。
第七種是各種賦稅
一是田賦晉朝時田賦之名目與數額仍沿襲漢朝之遺製,其後經過大齊清丈司的統一整理。
廢除了以前各種名目,規定出“齊賦上則、中則、下則和沙堿四個等級”。
據董夫子回憶,當時上則每畝1兩5銀錢,中則1兩1錢銀子,下則6錢5厘銀子,沙堿3錢3厘銀子。
其中每畝上則內抽出1兩4厘銀子,中則1兩銀子,下則6厘銀子,沙碳3厘銀子,作為代收繳征收世家的辛苦錢。
二是地契稅即按地契征收,每張地契征收二兩銀子。
三是畝捐即按畝收稅,上則1錢銀子,中則9分銀子,下則8分銀子。
四是保甲費也是按地畝征稅,每畝6分銀子。
五是看青苗稅;是由世家私自征收的一種款項。
起初為征收糧食,後來並征銀錢。初每畝不過一半合,後用來作族兵“保護”秋收的費用,逐漸成為一種勒索。
現在再講講南方漢人、佃農佃戶千耕田種地的生活狀況
在南方世家門閥治下的大多數漢人生活是貧困的,他們不僅遭受到世家地主上述名目繁多的剝削和勒索,同時還遭門閥政治上的種種壓迫和戰事的騷擾。
門閥們外出練兵不備糧,到佃農佃戶家裡要糧,不給則被毒打,甚至直接殺了,或者在地主家大吃大喝,而後推這些消耗推到佃農的頭上,因此大齊的漢人與北方漢人的生存處境同樣是貧困不堪的。
可是到了大梁王朝卻過的更苦,災民反而更多,這種世道什麼時候才是儘頭?
窮人的財富去哪裡呢?
被這些人剝削掉了。
而世家、地主怎麼越來越富有?
是剝削依附他們的人獲得的。
而不是世家門閥所講的他們的財富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更不是通過他們勤儉節約省下來的。
至於佃農和種地的勞動為什麼辛辛苦苦一年,即使是豐收年,也積攢不下糧食,積累不起財富?
反而越勤勞越窮困,最終善良的勞動者還會落得破家滅門、賣兒賣女的淒慘境地?
就因為朝廷、世家、地主永無止境的剝削!
喜歡離石遊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離石遊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