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這是蘭柯佩爾正式入住新切爾諾伯格的第三天。
今天蘭柯佩爾起得很早,因為昨天晚上回來的時候,古米她們就邀請自己次日去往新切爾諾伯格的新彼得海姆中學。
新切爾諾伯格中央區彼得曼街道363號。
這裡是新切爾諾伯格的新彼得海姆中學坐落的位置——而在它的後麵就是直屬的新建大學,二者相隔僅僅隻有一條馬路的距離。
新彼得海姆中學因為是在舊的廢墟上重建,還有少量材料和結構可供利用,規模也比較小,所以翻新很快就完成了。
而新彼得海姆大學是新建的,在蘭柯佩爾抵達之前的一星期內剛剛完工,裡麵的師資力量和教學結構都還正在不斷優化當中。
在烏薩斯想要找到一名好老師可是很困難的,讀書在這個國家是不折不扣的奢侈行為,一名中學的抄錄員甚至都可以自稱【知識青年】。
至於雪原上的村莊,那更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比比皆是,彆說是教育,就算是第二天的生存都成問題。
那麼,試問誰還會考慮這些東西?
優美的文章?
先管管第二天,甚至是今晚的口糧!
那麼,說回到原本的話題。
新彼得海姆中學基本上複現了當時的結構。
儘管可憐的校長和大部分骨乾都沒能躲過肆虐的天災和整合運動暴徒的殘殺,但是神奇的是設計這所學校的那名頭發胡子都花白的設計師反而活了下來。
老人的記憶仿佛一點就燃的乾柴,看到廢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燒焦的地麵上還原出當年的設計圖,時間的跨度也無法磨滅他深刻的印象。
“它可是我最引以為傲的作品。”
那天,那名身形瘦削的烏薩斯老人挺起胸膛,對所有人說道:
“哪怕變成了廢墟,它也仍然是我最愛的孩子。”
“現在我要讓它重生。”
烏薩斯老人甚至不僅僅還原了舊彼得海姆中學的一切,並且甚至在其上填補遺憾,添上了許多以前後悔沒設計上去或者優化掉的東西。
鐘樓,圓形廣場,操場,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大食堂,學生宿舍……每個建築與結構都精心錯落分布,相互依襯和點綴。
書籍,少部分由大家自發捐贈——基本能看出大量的汙漬和破損的那一小批。
大部分由羅德島進行統一采購——嶄新的,油墨香味還沒褪去的那一大批。
校服,教具,實驗器材,體育器材,這些也都由羅德島進行添置,目前新切爾諾伯格的財政係統還未完全獨立,依然和羅德島深度綁定在一起。
但能在新切爾諾伯格開工生產的,從不在外界進口,能夠輕鬆帶動一大批經濟內循環。
今天,蘭柯佩爾就來到了這所煥然一新,重獲新生的彼得海姆中學。
“左邊左邊!萊妮絲你扔準一點!”
自己才一來到操場上,就看到小熊們和一些孩子正聚在一起,似乎在進行什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