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一線隊,青年隊的假期就要短暫很多了。
隻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作為休息。
準確的講,是3個星期的假期。
從6月1號開始,到6月20號返回球隊。
其實,到了30號的今天,也就基本可以放假了。
杜海濤等人,紛紛買好了明天回國的機票,就等著今天和曹哥約完了回家。
一見麵,幾個人全都先祝賀曹羿拿到了葡萄牙杯的冠軍,又完成了本賽季的升級任務。
按照杜海濤的話來說:“......下賽季,咱曹哥就要殺向歐洲賽場啦!讓那些個外國人都看看,什麼才叫天賦!”
其餘幾個人也都紛紛讚同不已,說起當日決賽時候的場麵,全都羨慕的跟什麼似的。
尤其看見曹羿和葡萄牙總統親切交談,還受到大使的特彆關照,真是眼饞的要死。
反倒是曹羿沒那麼多想法,直接把來意表明:“賽季這就算是結束了,你們幾個也要回國休假。臨走之前,我好歹請大家吃頓飯,算是給你們送行了。”
“曹哥敞亮!”
幾個人挑著大拇指誇獎,各種馬屁接踵而來。
“好了好了,既然你們喊我一聲哥,我就不可能白應下這一聲。回頭我也有點兒事情,要交待給你們幫忙。”
“那肯定沒說的。”
“就是,曹哥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幾個人連事情都沒問,就把胸脯拍的響亮。
曹羿也是想著通過這幾個人,回去在各自的家鄉打聽打聽,有沒有什麼喜歡踢球,又沒有門路進俱樂部梯隊的孩子。
等到他找個時間回國,順便見上一麵,評估一下職業潛力。
假如真有好苗子,那就準備引進到競技隊來。
青年隊的保羅教練調教新人,絕對是一把好手。
就青訓基地這邊,上上下下的他都熟。
下到門口保安和食堂大媽,上到青訓主管阿爾弗雷多和主教練迪亞斯-桑托斯,沒有他說不上話的。
隻要有人能引進來,未來就會成為他在競技隊的根本。
當然,引進來之前肯定先要和熊世傑的經紀公司簽下合約。
到時候也要仿效南美的規矩,球員身價由俱樂部和經紀人共同掌握。
葡萄牙長期和南美球員進行合作,類似的事宜早就見怪不怪了。
國際足聯對這種事情的態度,也是不支持,不反對,順其自然就好。
聽完曹羿的委托,幾個人更是沒覺得這是什麼難題。
國內其實喜歡踢球的孩子真不少,但國內的職業足球環境並不好。
原先專業體校時期,各家青訓培養還是儘量找好苗子培養。
因為培養出來好苗子是和本身業績掛鉤的,會受到體製內國家資金的扶持和獎勵。
但自從改革成職業化,專業體校的渠道基本就沒有了。隻剩下了職業俱樂部,所謂市場化的選擇。
然而國內真正搞青訓培養的俱樂部很少,這些隻為了打廣告的俱樂部,對於青訓的要求,和正常職業化俱樂部是不同的。
他們為了降低運營壓力,減少開支,會極力壓縮青年隊的投入。
可能在外人正常看來,青訓投入的錢比起一線隊的花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他們還是會認為開支太多,而且青訓投入在他們看來就是不必要的開支。
他們從根子上,就不準備借助青訓渠道來補充一線隊。
因為投資收益的周期太長,不確定性很多。
或許等到青訓投入養成的時候,投資俱樂部的上級母公司已經走人了。
就國內職業足球而言,本身其實不具備相應的職業化條件。
首先是市場,球市本身看似火爆,但實際收益並沒有多少錢。
國內喜歡看球的球迷,更多喜歡在家看國外高水平的比賽,去現場看球的群體一直不穩定。
對看球的開支,球迷們也並不是非常認可。
譬如花錢買國內俱樂部的正品球衣或應援商品,絕大多數球迷根本沒興趣。
而俱樂部對球員的肖像權運作廣告、球場內廣告位置招租、球隊冠名權的銷售、電視轉播收益、轉會市場給俱樂部的收益。
俱樂部很難從這些渠道上麵賺到足夠的利潤,大多俱樂部的運營都是靠上級公司的輸血。
自身職業化市場循環不起來,球隊隻為了上級公司的廣告效益存在,那這個職業聯賽就是無根之木。
從一開始,如何培養國內足球市場化,才是國內職業足球發展的真正的關鍵。
足協搞不好職業足球市場化,光想著在有限的收入中撈錢,那就不怪被人罵了。
活該!
假若足協能夠把職業足球的市場化打開,解決俱樂部運營壓力。
那時候再去撈錢,球迷和俱樂部大概率都會睜一眼閉一眼的。
隻有解決了市場化的問題,才能談到職業俱樂部的生存和發展。
這些才是真正本質上的問題關鍵,很多人罵國內足球,其實都罵不到點子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因此,國內的青訓培養就非常看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