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笑道:“沈兄休要妄自菲薄,我也隻是一介商人,但我賺錢是為了養兵。至於沈兄,麾下有沙船數百,這是何等龐大的運力若是能轉運江南錢糧到遼東前線,沈兄可知能為朝廷省下多少花費”
沈廷揚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主要是後金占領遼東也就是近幾年的事,且尚未像崇禎朝那樣動輒入關肆虐。在此時大多數江南士人看來,建奴大概也就和嘉靖朝的俺答差不多,不過是癬疥之疾,早晚都要被朝廷掃平。
在原本的曆史上,直到崇禎八年流寇攻陷中都鳳陽,扒了朱家祖墳,年屆不惑的沈廷揚這才切身感受到亂世的氣息。於是他毅然以南京國子監生入貲,得授武英殿中書舍人,慨然有救國之誌。
四年後,沈廷揚在朝中見漕運積弊,貪汙叢生,再加上鬆錦大戰正在膠著,於是向朝廷上了恢複海運的奏疏。可惜這漕糧是很多人的生財之道,這封奏疏被各種詰難,雖有皇帝支持但還是蹉跎了好幾個月都沒議出個結果。
沈廷揚決心以實際行動來說明海運的經濟性,他自掏腰包試行海運,最終促使崇禎接受了他的建議,並提拔他為戶部郎中,赴登州負責海運錢糧之事。沈廷揚鞠躬儘瘁,一年之內在黃海、渤海來回四次,為遼東前線送去大量錢糧物資。
但是他的海運事業在各種環節上都遭到排擠,沈廷揚實際上是在拿自己的家產為國分憂,就這還要被一幫貪官汙吏吃拿卡要。而且那些靠漕運發財的大佬們還千方百計想把沈廷揚調走,不過因為有崇禎的力挺才沒能成功。
僅僅一年時間,身家巨萬的沈廷揚已瀕臨破產,再也無力維持。再加上此時明軍在關外敗局已定,最終沈廷揚不得已上了辭呈,無可奈何地離開了登州。
一年後,他又被朝廷起複在淮安督行海運,直到崇禎在煤山上吊時,沈廷揚還乘著沙船奔波在黃海上,督運二十萬石漕糧以濟京師。南明時,他散儘家財募集水勇,最終在魯監國二年壯烈殉國。
沈廷揚聽到林海之言,肅然起敬道:“想不到林兄竟有如此大誌,沈某在此對天立誓,若有一天林兄果能提兵北上,沈某定當破家襄助,以壯軍威!”
林海看著這位久聞其名的民族英雄,點頭道:“沈兄的話,我信。林某方才所言,也請沈兄拭目以待。”
接著,林海又提出要買一條載重量五百噸左右的大沙船。這回沈廷揚堅決不肯收錢,直言這不過千把銀子的成本,都不夠林海給參戰水手發賞錢的。
林海推辭了幾次也就沒再堅持,又提出想在崇明招一批水手,不要求有經驗,隻要是窮苦出身能吃苦就行。沈廷揚於是提出要以林海的名義在崇明城隍廟設廠施粥,到時便可以順帶招人。
談完事後,林海便告辭回博望號,和石壁、鄭廷球、米格爾一起研究股權激勵的方案。經過連續幾天的討論,船上所有人的頂身股份額都定了下來。
當然這個頂身股隻針對接下來這趟航行,算是成立股份製公司之前的預熱,讓大家親身感受一下分紅是怎麼回事,公司的股權則要等成立時再行分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