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初陳三爺對潘召誇下的海口:滾雪球!
雖然當時陳三爺並不是這個意思,現在雪球已然滾起來了。
從蔡貓和孫二爺入手,讓他們介紹道上的兄弟,而後這些兄弟再轉介紹,一圈又一圈,範圍越來越廣,人數越來越多。
50萬,可入門檻,少於50萬,不接!
騙局越高檔,才越有人信,你想拿個仨瓜倆棗來湊熱鬨,沒門兒!
陳三爺從來就不想賺窮人的錢,他瞄準的都是黑道邪財。
許下巨大利潤,簽訂字據文書,一切都像模像樣。
可最終如何承兌利益呢?
很好辦,用張三的錢,來還李四的利潤,用王五的錢,來堵張三的窟窿,送錢的人源源不斷,盤子越來越大,所有人隻看收益,沒人猜透這裡麵的玄機。
譬如:欠蔡貓和孫二爺800萬,如果他們能介紹十個朋友過來,每人掏100萬,那就是1000萬。
先從這1000萬中拿出200萬,給蔡貓和孫二爺承兌部分利益,穩住二人,蔡貓和孫二爺必然大喜。
而後這十個朋友又有各自的朋友圈,再介紹一批朋友過來,再收割幾百萬,進行第二梯隊的利益承兌。
下線不停地自發介紹,陸陸續續有人送錢過來,用後來者的錢,補償前者的利益,一層又一層,金字塔式結構。
站在塔尖的人,獲益最大的,是陳三和蕉爺。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賭馬所得的收益,其實和賭馬沒任何關係,就是空手套白狼,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但總有爆雷的那一天,沒關係,等到了那一天,蕉爺和陳三爺早已飄洋過海,不知所蹤,也許在巴西承包莊園,種植咖啡豆,也許在舊金山購買房產,經營商業街。
這種手法,西方叫“龐氏騙局”,由意大利人查爾斯?龐茲,在民國八年發明,當時他在美國虛構了一家公司,承諾三個月內給投資者40%的利潤,導致無數人上當受騙。
龐氏騙局,說起來,好像挺挺高端大氣的。
其實都是中國老祖宗玩剩下的。
春秋戰國時期,就玩過。
本土說法叫:拆了東牆,補西牆。
晉文公、範蠡、齊桓公,都玩過這種手法。
孫臏和龐涓,也玩過,隻不過是用於軍事。
諸葛亮,更是玩這套把戲的高手。
虛以實之,實以虛之。
用a的錢,償還b的利潤,用b的錢,償還的利潤。
操盤之人,什麼都不用乾,拿著麻袋裝錢就行。
甚至到最後,還會起到“斯德哥爾摩”效應,被騙的人,即便發現貓膩,也不揭發,而是主動維護這個騙局,一層層往下騙,騙局越大,他的收益也越多。
這種騙局,屢屢成功,就是深深地抓住了人性的貪念。
為什麼會上當受騙?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有貪心,想賺大錢,幻想天上掉餡餅,幻想一夜暴富,結果沒賺到錢,還賠了本錢。
隻能用一個字總結:該。
這個伎倆,隻有一個人看透了,就是沈心茹。
民國八年,就是1919年,那時,她正和她母親旅居歐洲,大西洋彼岸爆雷了,《泰晤士報》連篇累牘,揭露騙局,她讀過報紙。
如今,自己的愛人和自己的老爹,正在運作這種騙局。
她知道陳三爺的目的不是中飽私囊,陳三爺有自己的計劃,她隻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她要和陳三離開這肮臟的江湖。
陳三爺和蕉爺商議完如何布局的細節後,陳三爺遲遲不走,蕉爺有點納悶兒:“快晌午了,你應該馬上回長樂坊,接待蔡貓和孫二爺那邊介紹來的朋友。”
陳三爺眉頭緊皺:“爹,出事了。”
蕉爺頭皮一乍,陳三說出事了,那必然是大事:“怎麼了?”
“上海青洪幫,知道老華爺被殺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