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侍心中頓時就是一驚,他可沒忘,十餘年前,在大唐和新羅還是盟友的時候,倭國和百濟聯軍聯手攻擊大唐和新羅,發生了著名的白川口海戰。
那一戰,打的百濟和倭國數萬軍卒狼狽逃竄,上萬具屍體就那麼的被扔在了大海上。
之後,倭國便再也沒有入侵東島的力量,但是到了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倭國天武大王從當皇子時就開始執政,如今雖然登基隻有三年,但勵精圖治,國力在迅速發展,如果讓他們得到大唐的援助……
但是如今的局麵下,倭國有這個時間整軍北戰嗎?
崔中侍思索著倭國的情況,算計著,一旦大唐和倭國聯手,可能會對新羅帶來的影響。
突然,崔中侍的臉色一變,神色瞬間冰冷的可怕。
倭國的確沒有多少的兵力進攻新羅,可新羅又有多少的兵力防備倭國。
如今大唐和新羅在前線對峙,一旦倭國人趁著新羅腹地空虛之際,從南方進攻,那麼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直插金城。
想到那一幕,崔中侍頓時忍不住的渾身汗滴如雨。
倭國其實不算什麼,他們就算打到了金城之下,也無法對新羅造成多大影響,但大唐不同。
唐軍的那些統帥,一旦察覺到新羅後患,立刻就會抓住這個破綻窮追猛打。
一旦讓唐軍打到金城之下,這後果……
他們已經攻破一次平壤了。
……
“多謝司馬相送。”溫和的聲音在車外傳來,崔中侍立刻將手上的紙條塞進了袖子裡,同時將那隻鳥籠,也放回了暗格。
下一刻,車簾打開,臨海郡王金仁問從外麵坐了進來。
崔中侍趕緊拱手問道:“大王,情況如何?”
“下月初三,大軍集結登州,看天氣準備出海。”金仁問的臉色異常凝重,他看著崔中侍說道:“本王跟隨南昌王同船而行。”
“王上要回新羅了。”崔中侍頓時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金仁問被大唐封為新羅國王,目的就是要送回新羅代替文武王。
但實際上自從新羅輕罪使欽鈍角乾登陸大唐之後,金仁問的腳步就被停下了,最後駐留在了揚州。
現在,他終於要回新羅了,大唐終於要將他立為新羅王了,大唐此次的態度到現在終於徹底明了。
“大唐此番最多讓王兄下台,大唐不想看到百濟之事重新,故而他們依舊會讓新羅王室統治新羅,大唐隻要一個臣服的藩國,然後留少數水師駐紮濟州島,其他大軍撤回大唐,然後商旅往來,一如早年。”金仁問總算長鬆了口氣。
雖然他被唐皇任命為新羅國王,但是金仁問其實還是最擔心,大唐會將新羅滅國,如今得到了肯定不會的答案,他內心懸著的一個心,終於放了下來。
一旁的崔中侍,心裡深處閃過一絲陰霾。
他想起欽鈍角乾連續兩次傳信,大唐此番明顯是被東海王之事激怒了。
東海王是大唐王室隱太子李建成後裔這件事情,已經極大的觸及到了唐皇的敏感神經,這一次即便是不滅亡新羅,也必須要讓文武王下台,這就是大唐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
為了這一點,他們不僅要將金仁問調回新羅,同時還要和倭國聯手。
新羅危險了,他們將麵對立國百年以來最大的危機。
“慎之,慎之!”
欽鈍角乾的四個人清晰的出現在了崔中侍的腦海中,他不得不承認,這件事情上,欽鈍角乾的建議極有道理,和大唐開戰極度危險,一個不慎,就是身死國滅。
崔中侍看了金仁問一眼,唐人說不滅新羅,留金仁問治國。
可是一戰之後,新羅能有剩下多少領土,就很難說了。
要知道,現在的新羅,除了自己領土之外,當年的百濟故地也全部在新羅的統治之下。
一旦大唐在戰爭中獲勝,那麼新羅隻能是砧板上的魚肉,
想要避免那一天的到來,要麼在戰場上擊敗大唐,要麼避免開戰。
崔中侍看了麵前的金仁問一眼,金仁問已經閉目在休憩。
崔中侍心中輕歎一聲,如果是其他人,他或許早就動手殺了他了,但是金仁問,崔中侍跟了他多年,最知道他的為人,他其實是不想回去新羅的。
不能殺金仁問,那麼就隻能殺南昌王了。
揚州水師現在已經沒法做手腳了,但是杭州水師,還有倭國方麵,他們卻還是有一些人手可以動的。
馬車緩緩開動,這個時候,金仁問突然開口:“從都督府出來之時,本王看到了欽鈍,南昌王已經放鬆了對他的管控。”
崔中侍眼睛瞬間地震。
……
長長的揚州大街上,一間間西域商人的店鋪被清查。
很快,一間店鋪當中的所有人被官兵押了出來,然後在四周百姓的指指點點下,被押送牢獄。
“吐蕃暗線。”長街儘頭,李絢嘴角微微露出一絲冷笑。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腳步聲在身後響起。
李絢回頭,就看到了周乾站在身後,拱手道:“王上,新羅人動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