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李顯坐在書房上首,側身看向李絢,低聲道“皇兄最近一直在忙清查土地的收尾,不過他暗中拜訪了左相,趙國公和彭城郡公。”
李絢一愣,詫異的說道“為何如此,他不是應該去找九寺寺卿,六部尚書和尚書左右丞嗎?”
“我也奇怪。”李顯眉頭皺起,低聲說道“宰相之位空缺,能夠補充的,就是九寺寺卿,六部尚書和尚書左右丞,但皇兄誰都沒找,直接去找了左相他們一眾宰相,有些像……”
“有些像是東宮已經選定了人選,而且這些人不在九寺寺卿,六部尚書和尚書左右丞之列。”李絢輕歎一聲。
李賢之前一直都在洛陽,如今宰相空缺,如果是在上麵那些人當中,那麼李賢回到長安之後,就應該與其有所接觸。
但李賢卻是一個都沒找。
那麼也就是說,李賢真正推薦的人,根本不在這些人當中。
“我們忽略了一個人。”李絢突然開口,鄭重的看向李顯。
李顯身體不由得前傾,問道“誰?”
“太子詹事皇甫公義。”李絢輕聲一笑,無奈的說道“如今宰相之位空缺,陛下用太子左庶子暫時頂上,太子看到了機會,那麼接下來要推的,自然也是東宮的人。”
李顯緩緩的點頭,其他六部尚書,九寺寺卿,還有尚書左右丞,或許和東宮親近,但絕對比不上東宮自己人。
太子詹事就是東宮自己人。
皇甫公義早年間一直都是李賢的雍王府長史,後來又成為正三品的太子詹事。
太子詹事本就是宰相預備,如此再進一步,也是正常,而且極為的名正言順。
“這個宰相位置,不是讓東宮用來向外昭示自己地位穩固的。”李絢微微搖頭,他一句話就說破了李賢的想法。
如今這個時候,能夠看出東宮局麵危急的,要麼是局中人,要麼就是頂級的人精。
外界的其他人最多聽到一點風聲,然後疑神疑鬼。
畢竟說李賢不是武後親子這件事情,從來沒有公開說過。
一直都是武後通過隱晦的方式在提醒諸位寺卿,尚書,宰相,根本沒有任何的實證。
但諸位寺卿,尚書和宰相身邊的人多少都聽過一些風聲,之後或許可能還傳出去一些,但絕對不多。
李賢要穩的,就是這些人的人心。
能夠聽到風聲的,才是真正能夠在太子被廢這場風波當中,有話語權的人。
其他人,無關緊要。
……
“原本以為,太子會去找崔左丞,誰成想,東宮竟然求助於內。”李絢微微感慨,說道“這個風向很不好。”
“上一次權大將軍事後,太子和崔左丞已經有了隔閡,現在這個時候,又怎會主動上門,或許在皇兄的眼裡,崔左丞已經不是自己人了,哪裡比的上皇甫公更親近。”李顯輕輕的搖頭,感慨說道“人是會變的,尤其是當了宰相之後。”
李顯說的是劉審禮。
劉審禮在做宰相之前,和東宮的關係相當不錯,但是當劉審禮做了宰相之後,卻和東宮逐漸的拉開了關係。
“宰相已經有資格作為棋手了。”李絢抬頭看了李顯一眼,輕聲說道“你我,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做宰相的。”
李顯輕輕的點頭,他自己以後有機會做皇帝,但李絢最多尚書到頭。
“說回東宮。”李絢轉身看向李顯,認真的問道“太子這段時間,有沒有關心過突厥人的事情?”
“問過一兩句,多的就沒有了。”李顯搖搖頭。
“就一兩句嗎?”李絢的眉頭瞬間就皺了起來,皺的很緊,皺的像山一樣。
“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李顯詫異李絢在這件事情上的關注。
“如今整個朝野都在盯著那些突厥人,太子如今正是應該為陛下分憂的時候,他竟然沒有關心?”李絢心裡覺得無比的荒謬。
這個時候,正是太子應該向皇帝展示自己孝心的時候,但是他卻刻意的避開了。
不對,不對,太不對了。
“或許是洛州那些清理隱田的事太忙了吧。”李顯的神色凝重了起來,他已經意識到了什麼。
突厥人的事情,就連李顯自己都非常的關心,而最應該關心的李賢卻沒有絲毫動靜。
這太令人意外了。
看起來是避嫌,但實際上卻很有一些欲蓋彌彰的味道。
……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李顯抬頭看向李絢,神色凝重。
“什麼事,你說。”李絢暫時放下太子,看向李顯。
“前幾天,尉遲暗地裡派人找過我。”李顯看到李絢驚訝的目光,搖搖頭,感慨道“隻是說了一些小時候的事情。”
之前在李敬業被殺之時,李顯去了東宮壓住了太子的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