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薛紹駙馬、宰相侄子的身份,探聽中書省秘聞不是難事,但如何稟報太子才是難事,這極為考驗人的能力。
甚至在此之前,能否探聽到中書省秘聞,更是能看出薛紹的能力有幾分。
大唐的駙馬從來不是空架子,雖然說無法做宰相,但是做刺史,做大都督都不在少數。
不過薛紹日後究竟會走到什麼地步,還要看他能表現出幾分的能力來。
也就是李絢時常不在長安,不然的話,皇帝非安排幾件事,借李絢的手來好好磨一磨他,不過好歹是自己最疼愛女兒的夫婿。
“朕會考量的。”李治點點頭,然後說道:“先去東宮看一看太子吧,太子去年春獵的時候,表現還是讓朕滿意的。”
說到這裡,李治笑了起來,李顯終究是他的兒子,雖然看起來有些性子遊移,但到了關鍵時刻,也還是非常果斷的。
“喏!”李絢拱手,沉沉躬身道:“臣告退。”
李治擺手,看著李絢後退離開紫宸殿,最後輕輕一笑。
想起他說的這裡吐蕃之難,李治有些好笑的同時,也一樣頭疼。
吐蕃畢竟新辟,開疆擴土雖然不易,但想要治理穩定,百姓安業,非需要十年之功不可。
而且還需要後繼之人能夠繼續穩定,這就更難了。
李絢,邏些道大總管,那麼之後呢?
李治開始思索起來。
李絢在邏些任職最多五年,五年之後,他就要調任他職。
調回來做兩任太常寺卿,然後做兩任禮部尚書,也不過是二十年,那個時候還不到五十歲。
中間還是需要有個地方過渡一下。
皇帝站了起來,走到了西側的殿牆下,看著上麵的大唐地圖。
皇帝的目光落在了揚州,揚州大都督府,隨後他又轉向了益州,益州大都督府。
益州西移,若是不出意外,那麼李絢就沒有再回吐蕃的必要,若是出了意外,讓他回去待上兩任亦可。
繼續西移,皇帝的目光落在了西域,安西都護都,這也是一個選擇。
最後皇帝看向了草原。
相比於吐蕃,突厥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
一旦草原出事,威脅立刻就會逼近長安,所以若是將來草原有事,調他任安北都護也未嘗不可。
兩任之後,做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之後,做個左散騎常侍,東宮右庶子。
有事上陣殺敵,無事長安聽曲。
想起李絢這幾年間若有若無的表態,李治心中滿是感慨。
他知道,李絢是有心要做宰相的。
但是宗室做宰相,不僅是皇帝不答應,天下世家,朝野百官也不會答應。
不過以李絢和李顯的關係,他在朝中的時候,李顯有什麼事情都會問他,和宰相也沒有太大的區彆。
隻不過做事沒有決策權而已。
這樣的人,在朝中是必須安排一個了。
想到這裡,李治的腦海中,閃過了前隋觀王楊雄的身影。
前隋左衛將軍,宗正卿,司空,太子太傅,京兆尹,澆河道總管,檢校左翊衛大將軍。
征伐吐穀渾,高句麗,最後病死軍前,追贈司徒。
若是楊雄不死,楊廣的江山也沒那麼容易結束。
甚至楊廣都說:“觀王德行高於凡俗,品德超過生民,諡號曰德。”
李治相信如果李顯對李絢用的好,他也能得一個“德”諡。
但該防備的時候,也是要防備的,太常寺卿,禮部尚書,他都必須做滿十年。
轉過身,李治朝禦案走去,剛走兩步,李治忍不住嘶叫一聲:“嘶!”
“陛下。”四周的宮人,侍女,舍人,全部嚇的跪了下去。
李治擺擺手,說道:“朕有點抽筋了,讓尚藥局開點藥就好。”
“喏!”一名宮人已經快步離開。
隻有李治的眼神深處閃過一絲陰霾。
雖說到了冬天,他的腿經常會疼,但今年……有點太多了。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