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那個妖婦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那個妖婦(1 / 1)

夜色深沉,玉龍苑西院書房。/br李絢平靜的站在窗前,冷風吹來,他毫不在意,目光直直的望著頭頂的新月。/br新月如鉤,從陰雲中閃出,然後落在了玉龍苑,落在了李絢身上,也落到了他身後的書房桌案上一本秘本之上。/br上麵寫著四個大字——“滎陽鄭氏”。/br滎陽鄭氏,隱太子妃鄭觀音的母族。/br冷風吹過,書頁翻動,無數的名字閃現。/br李絢輕歎一聲,轉過身,走回到桌案之上。/br手輕輕翻動,書頁已經落到了鄭觀音那一支的頁麵上。/br隱太子妃鄭觀音,出自滎陽鄭氏北祖第三房。/br他們這一脈自鄭洞林起,便有鄭道邕,鄭道玉,鄭誠,鄭諶,鄭善果,鄭繼伯等一乾族人,多為刺史,都督,太守,大將軍之職。/br同安襄公鄭仁泰,出自滎陽鄭氏北祖第五房。/br他們這一脈除了鄭仁泰以外,其先祖多為參軍司馬之職,隻有高祖鄭景,為北齊金紫光祿大夫、陽平太守、滎陽郡公。/br之後越來越差。/br甚至到了武德年間,滎陽郡公爵位已為鄭觀音堂叔鄭善果繼承。/br故而鄭仁泰即便是身為太宗皇帝玄武門功臣,最終也不過是被封為同安郡公。/br……/br李絢看著書冊詳細記載的滎陽鄭氏族譜副本,不由得搖搖頭。/br這本副本,是李絢從皇帝顯慶年間編修的《姓氏錄》當中弄出來的。/br《姓氏錄》的前身,是太宗皇帝貞觀時期的《氏族誌》,到了本朝,在武後的建議下,重修了《氏族誌》,並且改名《姓氏錄》。/br這其中,很是將一些世家豪族的底細,展現在眾人眼前。/br不過相比於其他士族的高歌猛進,滎陽鄭氏,卻是江河日下。/br尤其鄭觀音一脈,自從隱太子事後,更是受創極重。/br鄭觀音之父鄭繼伯,以括州刺史,在玄武門事變不久後病故。/br鄭觀音堂叔鄭善果,在武德年間,任太子左庶子,大理寺卿,刑部尚書,玄武門事變後,外放岐州刺史,江州刺史,貞觀三年,卒。/br北祖三房一脈,如今隻有一位刺史,其他多以長史,參軍,員外郎為主。/br鄭仁泰北祖五房一脈,自從鄭仁泰病逝以來,也隻有鄭仁泰之子鄭玄果,數年前從右金吾衛將軍調任伊州刺史。/br實際上整個滎陽鄭氏,不管是長房,二房,還是三房,四房,五房,在李治一朝,都是仕途坎坷。/br即便是舉一房之力,最多培養出一位刺史,有的時候,還會更慘。/br《姓氏錄》上隱藏的慘烈,讓人不寒而栗。/br站在桌案之後,看著上麵的記錄,李絢不由地輕歎一聲。/br也怪不得同安太夫人要選擇在這個時候動一動,因為如果不動,恐怕滎陽鄭氏就難以再維持五姓七家的地位了。/br合上秘本,李絢的目光冷肅起來。/br滎陽鄭氏如果能夠抓住這一次的機會,將家中嫡女嫁入東宮,那麼自然有機會能夠挽回一二頹勢,然而有著李治言傳身教的李顯,絕對不會輕易給鄭家太多機會。/br如果不出意外,鄭家想要複起,想要趕上崔家的地位,隻要需要幾十年的時間。/br但是同安太夫人太老了。/br同安太夫人崔氏,是和隱太子妃鄭觀音一個時代的人物,就連鄭觀音都因為年老病逝,崔氏怕也沒有幾年了。/br若是沒有了她,皇室和鄭家之間,沒有鄭仁泰的那點情分,鄭家隻會隕落的更快。/br李絢輕輕的翻出一封密信,上麵赫然記錄鄭氏這一年以來,所有的動靜。/br火光燃起,密信已經被徹底燒光。/br火光映照在李絢的臉上,眼底是無儘的冷漠。/br隱太子妃鄭觀音雖然死了,但是隱太子建成和鄭觀音卻是有後裔留下,這個人就是東海王。/br但可惜,東海王也死了。/br不過幸運的是,東海王有女兒留了下來,就是葉綰綰。/br或者更準確的講,葉綰綰的身上,還有著鄭氏的血脈。/br當年,鄭家三房曾經在私底下,不被人發現的地方,暗中資助過東海王,/br雖然東海王已死,但這部分的關係,卻在沒人察覺到情況下,轉移到了葉綰綰的身上。/br鄭家五房是五房,鄭家三房是三房。/br五房有五房的算計,三房也有三房的算計。/br看著密信最後一點餘燼熄滅,李絢輕聲說道:“如今就看這顆棋子,能夠對武後造成多大的衝擊力。”/br聲音在書房回蕩,黑暗徹底籠罩。/br……/br黑暗的四野當中,三輛馬車在幾十名手按長刀的護衛護送下,來到了洛陽城西的一座莊園之中。/br莊園大門打開,隨即所有人有秩序的進入莊園。/br整個過程並沒有多少的喧鬨。/br後院深處,馬車停下。/br一名白發蒼蒼,頭戴金色扶搖,滿臉皺紋的七旬老婦從馬車上走了下來。/br即便是年齡已經頗大,但動作之間依舊靈敏。/br老婦的腳步未停,目光掃過四周,她總是感覺有一股被人窺伺的目光,但細查有什麼都沒有。/br抬起頭,新月如芽。/br老婦看著明亮的新月,似乎在新月之中,有一道身影在一直盯著她。/br隨即,老婦放下這有些荒唐的念頭,轉過身,看向馬車之內。/br一名穿著綠色襦裙的及笄少女,這個時候一臉疲憊的從車內走了下來。/br雖然滿身疲憊,眼睛也有些睜不太開,但明目皓齒,五官柔美的美人胚子,已經在逐漸的張開。/br……/br“祖母。”鄭氏少女從馬車上走下,打了一個哈欠,然後才對著崔氏福身行禮。/br“嗯!”同安太夫人崔氏慈愛的點點頭,然後看向一旁說道:“扶七小姐回去休息吧。”/br“喏!”四周的侍女微微福身,然後才上前將鄭氏少女攙扶回房。/br等到鄭七小姐徹底消失在視線當中,同安太夫人崔氏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br轉過身,咬著牙的同安太夫人說道:“叫四爺到書房來。”/br“喏!”一旁的管家立刻拱手應名,然後快步轉身離開。/br同安太夫人目光看向洛陽方向,滿眼冷恨的說道:“陛下啊,宮中就真的沒有我鄭氏的位置嗎?”/br宮中不是沒有鄭氏的位置,隻是沒有鄭氏主支的位置。/br李顯如今是太子,太子就兩名太子嬪。/br一旦李顯即位,除了皇後以外,李顯將會有四名貴妃。/br也就是說,如今鄭家的女子進宮,那麼她將成為李顯的四貴妃之一。/br更甚至於將來還有機會窺伺皇後的位置。/br隻不過那個人,同安太夫人希望是自己的孫女。/br……/br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書房門外響起,鄭玄安的身影出現在敞開書房門前。/br腳步停下,鄭玄安站在門外,對著書房之中的同安太夫人崔氏躬身道:“母親。”/br太夫人神色冷淡的點點頭,說道:“進來吧。”/br“是!”鄭玄安小心的進入房中,神色謹慎到了極點。/br彆看他喊太夫人一聲“母親”,但他卻並不是太夫人崔氏的兒子。/br他的父親鄭仁泰生前一共有五個兒子,但嫡子,卻隻有鄭仁泰和崔氏的兒子鄭玄果一個。/br所以這麼多年以來,鄭玄安雖然執掌鄭氏外門商事,但身上卻隻有一個朝請郎的散官。/br“元舍人的消息如何了?”同安太夫人崔氏目光冷肅的看向鄭玄安。/br鄭玄安微微低頭,躬身道:“元舍人說了,天後有命,鄭氏嫁鄭仁山孫女入東宮,不得更改。”/br太夫人的臉色一冷,不屑的說道:“我鄭家之女,豈是他李氏隨意想娶哪個就娶哪個的。/br告訴元萬頃,除了七娘,鄭家不會嫁任何一個女兒入東宮。”/br鄭玄安唯唯諾諾的站在一旁拱手,不敢開口。/br“說話,怎麼了?”太夫人看向鄭玄安的模樣,眼中全是不滿。/br“母親,大嫂也找過元舍人,讓他替自己的外甥女幫幫忙,但元舍人說了,這是天後之決,誰也沒有辦法。”鄭玄安滿臉無奈,元萬頃在這件事情上也沒有太多的辦法,七娘也是元萬頃的外甥女,能幫忙他一定幫,但天後……/br“那個妖婦。”崔氏咬牙恨恨的咒罵一句。/br崔氏剛一開口,鄭玄安立刻一驚,趕緊開口道:“母親慎言。”/br崔氏抬頭,就看到鄭玄安目光擔憂的看向書房當中的幾名侍女。/br“放心,他們都是跟隨阿母幾十年的老人了,家中都有子女在,也不妨事的。”/br崔氏擺擺手,雖然神色依舊平靜,但是臉上的那種不在意,卻已經徹底的消失了。/br武皇後通過種種手段聯係監控天下,即便是鄭家這種老牌世家,內宅仆役用的全部都是家生子,也難免會被密衛的人恐嚇收買降服,剛才都那句話鄭氏已是失言了。/br抬起頭,崔氏開口問道:“六郎那邊怎麼說?”/br“六弟說了,一切聽憑母親處置,不嫁入宮中便不嫁入宮中,我鄭家女也沒必要嫁入宮中,而且薛家那邊也沒法交代。”鄭玄安麵色鄭重。/br鄭仁山之子鄭玄楷,如今任代州刺史府司馬。/br能夠在薛仁貴的麾下做司馬,鄭玄楷多少是有些能耐的。/br而且在薛仁貴麾下多年,鄭玄楷早就與其他薛氏族人達成了兒女婚約。/br“那便讓元萬頃告訴宮中,九娘已經有婚約在身,讓他們另擇良善,我鄭家……”/br崔氏的話還沒有說完,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已經從前院傳來,隨即管家出現在內院門口,一臉焦急的走了出來。/br“老夫人,元舍人來了。”管家的話剛說完,崔氏的臉色已經徹底的陰沉了下來。/br隨即,崔氏就抬起頭,冷笑說道:“看來,那妖婦果然是天天盯著我家。”/br鄭玄安的臉色瞬間變得無比慘白。/br崔氏擺擺手,看向一側的管家說道:“將所有人都帶下去,換一批人,再見那位元舍人。”/br“是!”管家臉色肅然的抬頭,冰冷的目光卻是落在了鄭玄安和其他婢女的身上。/br所有人都是臉色蒼白的可怕。/br……/br“萬頃見過太夫人,深夜失禮而來,實在抱歉,這裡有一份禮物送上,略儘歉意。”/br元萬頃微微躬身,將一張紙箋送在了同安太夫人的麵前。/br崔氏低頭一看,臉色驟變,因為那赫然是一封退婚書。/br(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戰神文鴛 亮劍:平安大戰,我帶個團幫場子 四合院:從北平圍城開始 禁欲傅爺嬌藏旗袍美人日日吻 最佳軍旅導演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亮劍之無限後勤 站哥總拍到意外現場 精靈世界的美食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