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衛官衙,中央官廨大堂。/br李絢坐在桌案之後,眼前的桌案上,擺放著六粒豆子。/br三顆紅豆,兩顆黑豆,一顆白豆。/br李絢右手伸出,從三顆紅豆當中剝離出兩顆,和兩顆黑豆放在一起。/br兩顆紅豆,分彆代表投了韋待價的劉仁軌、薛元超。/br兩顆黑豆,分彆代表投了豆盧欽望的李義琰,王德真。/br剩下一顆紅豆,一顆白豆。/br隻是這兩顆豆子,究竟哪顆是崔知溫,哪顆是裴炎。/br在李絢原本的算計當中,最後應該是三顆紅豆,三顆黑豆。/br紅豆分彆是劉仁軌、薛元超和裴炎,黑豆分彆是的李義琰、王德真和崔知溫。/br但是現在,卻是出了問題。/br崔知溫無疑在最後關鍵時刻,再度背叛了李旦。/br這一點毫無疑問,在第一輪投韋待價的時候,崔知溫就投了讚成票。/br這讓李絢的計劃稍微出了一點意外。/br畢竟是宰相,多年曆經無數,那裡是那麼容易好算計的。/br不過好在他原本就是要看第二輪,隻是他沒有想到,在這一輪,崔知溫依舊沒有選擇支持李旦。/br在關鍵時刻,崔知溫再度背刺了李旦,這讓李絢真的驚訝了。/br他也不知道,崔知溫究竟在什麼時候察覺到了不對勁,果斷的選擇了調轉立場。/br不過……/br看著眼前的一顆紅豆,一顆白豆,李絢陷入了沉思。/br崔知溫既然第一輪投了讚成韋待價,那麼第二輪也沒有選擇李旦,那麼他就沒有必要投放棄,直接投韋待價就好。/br所以這個紅豆應該就是他了。/br“所以,是我們那位裴相,在最後關頭投了放棄?”李絢突然笑了,搖搖頭道:“這下子,崔相被架起來了。”/br若是最後一輪讚成韋待價的是四票,讚成豆盧欽望的是兩票,那麼即便李顯覺得中樞彆有人心,但為了穩定,也不會用太多的力氣在壓製宰相身上,他們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李旦身上。/br但是最後一輪讚成的是三票,有一張棄權票,兩票是站在李旦那邊,那麼局麵便玄妙了起來。/br而之所以說崔知溫被架起來,是因為在政事堂投票之後,李義琰會去向李顯坦誠。/br今日這件支持豆盧欽望的票數當中,有一張始終是他的。/br是因為李旦親自去找了他,所以李義琰才會支持豆盧欽望。/br李義琰是隴西李氏子弟不假,和武後不睦也是真,但在李顯和李旦兩兄弟之間,他無從選擇也是正常。/br在李旦找上門之後,他選擇支持李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br那麼在李顯的眼裡,三張讚成票,兩張是劉仁軌、薛元超,一張讚成票和一張棄權票是裴炎和王德真,兩張支持豆盧欽望的,分彆是李義琰和崔知溫。/br崔知溫終於徹底站在了李旦一邊,那麼接下來毫無疑問,東宮會全力針對崔知溫。/br而最終直接造成這一切,赫然正是裴炎。/br裴炎在關鍵時刻敏銳的看穿了一切,最後狠狠的坑了崔知溫一把。/br在最後一輪投票,裴炎直接投了棄權票,局麵一下子就變得混沌起來。/br誰都什麼就都看不清了,投那張紅票的,可以是崔知溫,也可以是裴炎;投那張棄權票的,可以是裴炎,也可以是其他人。/br“大衍四十九,遁去的一啊!”李絢輕歎一聲:“也不知道他現在後悔不後悔,若關鍵時刻不背叛李旦,局麵也就不這樣。”/br那個時候,也就是三個人支持韋待價,三個人支持豆盧欽望,一切交由天後處理。/br這種事情下,相王府和東宮的鬥爭才會最激烈。/br李絢的一切計劃才能繼續進行下……/br“王爺。”李竹站在門口,躬身道:“東宮來人了。”/br“知道了!”李絢點點頭,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是李顯派人叫他過去。/br今日政事堂出了這麼大的事兒,李顯必然要叫他過去商量。/br李絢看了看天色,已經到了中午下值的時候。/br從桌案上拿起彈劾崔知溫,崔知和崔謐的奏本,李絢站了起來。/br還好,這三本彈劾奏本,現在依舊有用。/br……/br宮道之上,十幾名右衛騎兵,護送一身紅衣金甲的李絢騎馬往東而行。/br前往東宮。/br剛剛來到承天門下,一身紫袍的崔知溫,麵色平靜的從裡麵出去。/br恰好擋在了李絢麵前。/br崔知溫站定,抬頭看向李絢,眼神凝重。/br李絢輕歎一聲,拉住馬匹,然後翻身下馬,拱手道:“見過崔相。”/br“彭王。”崔知溫對著李絢微微點頭,然後說道:“不知道可否和彭王單獨走走。”/br李絢目光下意識的看向四周,承天門上下,還有更遠處的東宮之處,也都有人在看著。/br“如此,恭敬不如從命。”李絢微微拱手,神色謹慎。/br崔知溫一個宰相,專門堵在這裡堵李絢,已經算是徹底的放下了臉麵。/br李絢又能如何呢,他總不能囂張跋扈的直接越過崔知溫,直去東宮吧。/br便是正旦大朝,韓王李元嘉見了崔知溫,都要客氣幾分的。/br宰相替皇室治理天下,皇帝下召,便是親王都要禮敬宰相三分,更彆說是李絢了。/br行走在宮道上,崔知溫終於歎聲開口道:“政事堂的事情,王爺知道了?”/br“嗯!”李絢輕輕點頭,說道:“雖然有些波折,但韋侍郎,還是定了禮部尚書,大局無礙。”/br“大局無礙嗎?”崔知溫不由得苦笑了起來。/br“當然是大局無礙。”李絢搖搖頭,認真說道:“雖然中間有些波折,但崔相也是為了大局考慮,好在最後結果可以。”/br“結果可以嗎?”崔知溫看向李絢,幽幽的問道:“若是按照王爺原本的算計,老朽投了相王,今日成了平局之後會怎樣?”/br李絢安排了李義琰和王德真專門投豆盧欽望的票。/br這樣的事情,即便是裴炎都沒有能夠看的很清楚,但身為受害者的崔知溫卻是感受到最為深刻。/br如此的布局之後,必然是早就準備的雷霆萬鈞。/br李絢沉默了下來,輕聲說道:“崔相不是沒有投相王嗎?”/br“但在其他人眼中,已是如此,所以,還請王爺解惑,老朽雖然及時懸崖勒馬,但已經站在懸崖之畔,而隨時會將老朽往前推一步的人,正是王爺。”崔知溫死死的盯著李絢。/br相比於其他人,處心積慮設計這一切的李絢,才是最讓崔知溫忌憚的。/br他如果不是今日在最後關頭改變了主意,恐怕現在這會,這位彭王的殺手鐧便已經落了下來。/br……/br李絢深吸一口氣,平靜的看著崔知溫,道:“崔相說的哪裡話,今日之事,小王不過是在官衙靜待結果而已,崔相說的什麼,小王不知。”/br有些事情,是打死都不能認的。/br“王爺何必謙虛。”崔知溫抬頭看向遠處的乾陽殿,開口說道:“之前在尚書省,李義琰去向太子殿下坦誠,老朽這才知道王爺的手段驚人,三票對三票,除了左相和薛相之外,最後那一票,可以是裴相,也可以是王相。”/br李義琰是在政事堂之事結束之後,直接去找李顯致歉。/br因為他算是半個宗室,多年又和武後抗衡,李旦的事情,隻要能夠解釋的過去,那麼李顯是不會去追究他的。/br尤其在李顯的身邊,還有李絢在。/br李義琰的危機可以輕易過去。/br但王德真呢,王德真的危機怎麼過。/br這件事情之後,李顯肯定要報複,李絢安排王德真做了這麼危險的事情,總不能到最後直接犧牲掉這個宰相吧。/br所以李絢必然會有後手,那麼便是除了劉仁軌和薛元超之外的那一張紅票。/br隻要李絢開口說成那是王德真的,之後,在針對李旦的過程中,王德真直接全力支持李顯,那麼那張紅票就是王德真的。/br便是裴炎,也要被李絢狠狠的坑上一手。/br崔之溫現在算是徹底看清楚了,他,還有李旦,元萬頃,他們的算計早就落入了李絢的眼底。/br甚至李絢早就做好了反製的手段。/br李旦未來的確有可能頂替李顯,但是如果從今日到臘月十五點那一關過不去,那就什麼都沒有了。/br一切不過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罷了。/br而決定這一切都人就是李絢。/br在李絢的手中,必然有著在極短時間毀掉他們一切的手段,所以李絢才敢如此冒險算計。/br豆盧欽望即便是成了禮部尚書,他們這些人即便是成功的幫了李旦,但李絢一出手,他們這些人都會徹底倒黴。/br崔知溫甚至都不知道,李絢究竟掌握了什麼。/br更甚至於他必須趕緊出手,李絢一旦見到李顯,將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交出去,一切就都完了。/br……/br“絢的確稍有準備。”李絢微微輕聲,搖頭道:“可崔公最後還是反轉了立場,支持了太子,這便足夠了。”/br“但是卻被裴炎給坑了。”崔知溫死死的盯著李絢,拱手道:“所以,還請彭王告訴太子,那一張支持票,是崔某的。”/br“這個自然,局麵如何,絢必將真實的告訴殿下。”李絢認真的拱手。/br看到李絢如此輕易的答應,崔知溫嘴角微微抽搐。/br解釋歸解釋,但信不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br李絢平靜的看著崔知溫,做錯事情就需要付出代價。/br哪怕崔知溫最後浪子回頭,但他畢竟曾經背叛李顯,如果不是李絢算計的不夠精密,讓他看出了破綻,崔知溫必定會堅定的去支持李旦,這種信任丟失過一次,三言兩語能夠找回來嗎?/br看著李絢眼中的警惕,崔知溫知道,今日如果不拿出些什麼,恐怕今日就真的不好過了。/br“今日政事堂議事之前,左相曾言,鄭家和東宮已有婚約,但東宮不知,在同時,鄭家和相王也有婚約,而且還是老朽那位堂姐的親孫女,所以老朽才會有所動搖。”崔知溫輕歎一聲,現在隱瞞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br“也就是說,相王沒有經過陛下和天後,便私下決定娶鄭氏女為相王側妃?”李絢一句話直接點破這個要害。/br崔知溫點點頭,一聲輕歎。/br這一件事情直接捅出去,除了能夠解釋今天的一切,也同樣能夠成為東宮彈劾相王意圖不軌的鐵證。/br“眼下這個時節,陛下和天後不會責罰相王的。”李絢突然輕飄飄的說了一句。/br崔知溫猛然抬頭,目光死死的看向李絢。/br李絢帶著三分譏諷,輕聲道:“此時必然有人中間奔走,這中間奔走的人是誰?”/br“中書舍人元萬頃。”/br“所以……”/br(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