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貞觀殿中,氣氛一時肅然無比。
即便是再蠢的人,也察覺到了剛才那一係列輕描淡寫,看起來正常無比的話語當中,蘊藏著的淩厲殺機。
站在殿中的李絢,更是在扳回一局之後,依舊不肯善罷甘休,繼續追問。
不少人都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李絢神色鄭重的對著裴炎拱手,然後開口問道:“敢問裴相,明年六月,先帝歸於乾陵,那麼先帝靈柩是從洛陽出發直抵乾陵,還是先從洛陽返回長安,再從長安抵達乾陵?”
裴炎一句話下意識的脫口而出:“當然,是先歸長安。”
“何時歸長安?在長安停靈幾何?何時從長安送葬?”李絢將一連串的問題直接甩了出來。
裴炎微微一愣,臉色立刻就嚴肅了起來。
他現在總算是明白李絢為什麼原本要將這些問題留到李顯受冊之後。
先帝的靈柩要歸長安,皇帝自然也要護送回去。
皇帝回長安,滿朝的文武大臣自然也要回長安。
這種事情,不是裴炎能夠決定的。
他雖然是輔政大臣,但他實際上的權利並沒有多大。
他這些年雖然也有不少的親信,但這些人在朝野之中,占據關鍵位置的並不多。
他遠還沒有到權傾朝野的地步。
麵對這種問題,他隻能交給皇帝和武後。
裴炎轉過身,看向李顯和武後,拱手道:“陛下,天後,此事?”
李顯難得的率先開口道:“回長安是必然的,不過短時間不行,起碼三十六日內不行。”
群臣微微低頭,李顯的話雖然是否定,但其實是在說,三十六日之後,隨時可以考慮。
群臣之中,不乏聰明之人,皇帝在洛陽和長安的區彆,他們太清楚了。
不說其他,光是皇宮的構造,就能夠讓人明白。
洛陽隻有一座紫微宮,皇帝在洛陽,難免會受到天後的壓製。
而在長安,有太極宮和大明宮兩座。
若是武後在大明宮,皇帝在太極宮,那麼武後對皇帝的壓製,不,是控製,就會接近於零。
甚至如果日後朝政都在太極宮舉辦的話,武後的權利將會被極大的剝削。
哪怕武後手上還有先帝留下的可在朔望朝會垂簾聽政的詔命,哪怕先帝遺詔中明確寫了,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可由武後進止,太極宮和大明宮的間隔足夠讓皇帝充分的成長起來。
甚至或許,這才是先帝的本意。
至於說其他,長安的朝中貴戚最多,武後受到的壓力更大之類的,就都是次要的了。
武後目光輕輕低垂,落在了裴炎身上,見他拱手不言,然後才看向群臣說道:“這些年,先帝每逢春末,就都要來洛陽待上半年,眾卿應該明白,是為了讓朝野勳貴在洛陽就食,減輕長安壓力。”
李絢沉沉的拱手,麵色平靜肅然。
武後繼續開口道:“今年雖然有封禪之事,對長安糧草消耗減輕,但封禪亦是大消耗之事,如今馬上就要新年入春,春荒到來,若是能夠繼續留在洛陽,便能極大的減輕朝中的負擔……陛下,你怎麼看?”
“母後所言有理。”李顯沉沉躬身,武後拿出這麼一番大道理,他如果不同意,恐怕不知道多少責難就落在他的身上。
武後點點頭,又看向裴炎。
裴炎立刻拱手道:“天後所言確實,隻是先帝靈柩返回長安,終究要有個日期。”
武後點點頭,說道:“先帝六月歸葬乾陵,四月中乾陵修繕穩妥,依本宮看,就五月初吧。”
“臣等遵旨。”殿中群臣同時拱手。
李絢也是一樣,神色平靜。
反而是金階之上的李顯,不由暗中鬆了口氣,但心中卻是相對要放鬆的多。
因為在長安,他的確要比在洛陽輕鬆的多。
五月,也不是太遠。
……
看到李絢沒有更多的問題,武後眼神輕輕的轉了一下,然後開口說道:“剛才說起封禪之事,那原本是先帝為了祭祀天地之舉,如今先帝已歿,封禪已無必要,依本宮看,彭王,你負責相關的裁撤事宜吧。”
武後報複幾乎是瞬間就到。
對於武後野心最是了解的李絢,當然明白待在洛陽對武後的重要性,所以也預料到武後會有所動作。
李絢認真肅然的拱手道:“臣領旨。”
看到李絢如此果斷的模樣,武後卻是不由得暗中皺眉。
隨後,她又繼續開口道:“範卿,這事你負責協助彭王。”
戶部侍郎範履冰沒有絲毫猶豫的站出,拱手領命:“臣領旨。”
武後點點頭,看向群臣道:“眾卿還有何事?”
群臣肅然,無人再開口。
如今先帝初崩,再有七日,便是皇帝受冊,不管他們有什麼事情,都是可以等的。
眼下,武後,皇帝之間的爭鬥已經隱隱浮現,他們沒有必要參與進去。
武後輕輕頷首,看向群臣道:“如此,再度哭拜先帝,爾等便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