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後走一步算三步的心思,一旦李旦被立為皇帝,李賢反而是必死的。
……
轉過身,李絢邁步朝船艙之中走去。
王隱客對著李絢微微躬身,李絢溫和的點頭還禮。
王隱客如今是彭王長史,蕃州都督府司馬,他是要隨著李絢一起到蕃州赴任的。
李絢沒有現在告訴他王福來之死的真相的,他需要王隱客將李絢的一舉一動全部稟報武後。
如今的李絢,還不希望武後現在就將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他需要武後對他放鬆警惕,而王隱客,就是最好的那枚棋子。
甚至於,武後在李絢身邊放的其他的棋子,李絢也需要王隱客幫他釣出來。
沒錯,王隱客就是李絢扔下去的鉤子。
進入船艙之中,李絢一眼就看到了正在中央主位上讀書的太子李重照。
李重照是個很聰慧的孩子,讀書很認真,相比於李顯,他的性子裡的多了一份堅持。
若是李顯也有這份堅持就好了。
李絢走到船艙中央,對著李重照拱手道:“見過太子。”
“叔祖請坐。”李重照抬起頭笑著看向李絢,就在這個時候,一旁的劉仁軌忍不住的皺了皺眉頭,看向李重照說道:“請太子稱少保。”
李重照麵色苦笑,但還是對著李絢微微點頭道:“少保請坐。”
“多謝殿下。”李絢躬身,然後才在一旁坐下,抬頭看向李重照說道:“殿下,按照時間,我等會在後日巳時回到長安,沿途諸軍正在四麵巡邏,確保殿下安全。”
“麻煩叔祖了。”李重照微微鬆了口氣。
李絢笑笑,轉身看向劉仁軌。
劉仁軌平靜的點點頭。
此行返回長安,雖然說隨行的有左衛將軍王孝傑,右監門衛將軍陳安,還有其他幾位中郎將,但此行的安全事宜,全部都落在了李絢這個太子少保、右衛大將軍的手上。
這也能夠讓他在其他人沒有察覺到情況下,悄然的進行一些人事的調動安排。
“幾位尚書和侍郎那裡沒有問題吧?”劉仁軌順口問道。
“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和兵部侍郎,刑部侍郎,戶部侍郎,吏部侍郎,還有幾位寺卿,少卿,都已經安排妥當。”李絢微微躬身。
皇帝雖然在洛陽,但太子監國,朝中六部九寺五監,起碼要能夠完全的運轉起來。
所以太子這一次返回長安,工部尚書黃仁素,禮部尚書韋待價,兵部侍郎岑長倩,刑部侍郎李昭德,戶部侍郎範履冰,吏部侍郎郭正一也全部跟隨返回長安。
其中工部尚書黃仁素,兵部侍郎岑長倩和戶部侍郎範履冰,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證西域作戰的各種軍需物資的補給。
尤其是範履冰,實際上他就是負責監控這方麵的。
禮部尚書韋待價,主要是負責前往乾陵督造先帝陵寢的。
刑部侍郎李昭德,表麵上監察統管刑獄之事,但李絢知道,他其實是被武後變相的趕出來洛陽。
他和蘇良嗣一樣,都曾經是密衛統領,他們兩個如果都在皇帝身邊的話,對武後的行動不利。
實際上如果不是蘇良嗣這個禦史大夫不好趕走,武後早就已經將蘇良嗣也趕走了。
吏部侍郎郭正一和戶部侍郎範履冰,便是武後用來真正看住整個長安所有人的。
武三思,你用他嚇唬人可以,但真正用他去做事,卻還差的很遠。
劉仁軌平靜的點點頭,看著太子,看著李絢,看著武三思說道:“陛下如今在洛陽,兵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幾位,都需要將陛下彙報大量的事情,方便陛下快速的掌握朝堂,我等在長安不要出錯便可。”
“喏!”李絢,武三思,還有李重照全部微微躬身。
低頭的瞬間,李絢神色肅然。
他知道,歐陽通,段寶玄,還有陸元方幾個人被留在洛陽,實際上也有武後盯著幾個人的打算。
但凡他們三個當中跑了一個,對武後來講立刻就是巨大的威脅。
歐陽通是兵部尚書,天下兵權除了皇帝就是他了。
尤其李絢還是右衛大將軍,所以有歐陽通一個招呼,李絢立刻就會無限名義可以起兵。
段寶玄不僅是刑部尚書,曾經的大理寺卿,還曾經是越州都督,檢校左領軍衛大將軍,戰場宿將。
他如果離開洛陽,對武後的威脅,不差於裴行儉。
陸元方這個吏部尚書相反威脅倒是要小上很多,但他卻是李治心中矚意的宰相人選。
李絢不得不承認,該留在洛陽近身控製的,武後全部都留了下來,該放到長安隔離的,武後也全部放到了長安隔離。
不過李絢有個想法想不通。
武後要廢皇帝,其他人好說,但裴行儉,薛仁貴,高侃,他們這幾個和李絢一樣離開洛陽的大將軍,武後打算怎麼辦?
李絢這邊還有一個新任右領軍衛大將軍程務挺在盯著,其他人可就沒有那麼好控製了。
他們可比李絢老辣的多。
而且裴行儉是太子少師,高侃是太子嬪高氏的祖父。
李顯一旦被廢,他們必然不會坐以待斃。
還有裴炎,薛元超等一乾宰相。
甚至還有李絢對麵的劉仁軌。
李絢心中是真的有些好奇,哪怕武後已經掌控了內衛和密衛,但對麵有諸多宰相擁護,甚至因為科舉之事收攏了大量天下士子人心的李顯,她要怎麼做,才能夠廢掉李顯,又能讓天下最大程度的平穩呢?
李絢真的好奇。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