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縣城,能住上小洋樓的也隻有縣裡的那些部門領導,一般人也就是住個筒子樓。
筒子樓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廚房,家家做飯都在過道,把本來就擁擠的過道堵得是滿滿當當的。
廁所也是公用的,上個廁所都得排隊!
可想梁家能住上這寬敞漂亮的小洋樓那是多麼的“遭人恨”,如果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估計早就被人舉報了!
說實話,對梁山和老三叔這種“鄉下泥腿子”做生意,梁大牙開始是有疑慮的,他覺得農村人視野不夠開闊,對新生事物的發展變化不夠敏感,做生意很容易虧本。
沒曾想看走了眼,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卻幫助梁山把河水街的店鋪做的是風生水起,還帶活了河水街附近店鋪生意。
現在在梁山鋪麵拿貨的人可是不少,鄰裡街坊誰不誇他有個好兒子,都拜托想要在梁山店鋪拿點市麵暢銷的貨物,賺點錢彌補家裡的經濟。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譚震在背後指點,老三叔隻不過就是一個擋箭牌。
聽到隔壁又開始忙活了起來,梁大牙走了過來。
一進門就看到老三叔正在滿頭大汗的在菜園忙活,劉英在旁邊用鋤頭敲著泥土,看來是要準備種點蔬菜。
他忍不住撇了撇嘴,這老譚呀,到底是鄉下來的,還是改不了泥腿子的習性。
儘管發自內心的鄙視,梁大牙嘴裡還是很熱情的問道:
“老譚,忙什麼呢?”
“嗨…就是把菜園整理下,種點小白菜、蘿卜,給自家吃的”,老三叔笑著回答道。
“哎呀…我說你這又是何必呢,現在蔬菜那麼便宜,青菜幾分錢一斤,買一塊錢回來,幾天都吃不完,你費那麼大勁乾嘛!”
看著滿頭大汗的老三叔,梁大牙忍不住搖了搖頭。
梁山的鋪麵現在是日進鬥金,譚家作為貨物的提供人,那錢能少賺嗎?
梁大牙顯然對老三叔如此賣力的勞作有點難以理解。
“嗨…這不閒著也是閒著,活動活動,再說,自家種的吃著也放心不是…”,老三叔拍打著腳上的泥巴,一臉的憨厚。
“梁叔來了,裡麵坐!”譚震聽到聲音走了出來。
“小震,期末考完放寒假了是吧,考的怎麼樣?”似乎每一個到他家的人都喜歡問同樣一個問題。
“還行吧…”,譚震笑了笑。
“不錯…不錯,繼續努力!”梁大牙拍了拍譚震的肩膀,一臉欣慰。
其實,他知道個錘子!
“梁叔,你家明天幾點開夥?”
“明天8點,明天記得一起過來吃飯!”梁大牙樂嗬嗬的說道。
“好咧…你慢走…”
“入夥”是當地人的一種風俗,當地有新居落成,主人要挑選吉時吉日,在新居點火開灶,煮烹食物,鳴放鞭炮,祭拜祖先,告慰先靈,表示家人於此落地生根,安居樂業,期盼祖先保佑!
與譚震家一樣,梁家也是個大家族,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說明朝崇禎年間,因為戰亂,梁家祖先輾轉流離遷居於此,曆經百年風雲,繁衍生息,從一個十幾個人的小家庭發展到目前數千人的大家族,族人遍布宜城縣。
可以說宜城每個行業都有梁家人的身影,這也是梁山能夠在宜城“神通廣大”的原因,當初譚震拉梁山入夥,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