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迎新晚會還有一段時間,譚震也沒心思理會。
他現在忙著製定潘家園的物流配送計劃。
按照潘家園現有的規模和後期的發展規劃。
市區20公裡以內可以用人力三輪車解決貨物配送。
市區20公裡以外用小貨車直接配送,市區以外發火車貨運。
按照譚震的計劃,預計先期投入三輪人力車100輛,小貨車投入10輛。
三輪車夫招聘100,司機招聘10人。
按照後世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個草台班子,看起來甚至有些可笑。
可是在計劃經濟的八十年代,這樣規模的民營物流公司算是比較大的了。
三輪車夫招聘比較簡單,三輪車學起來很快,一般幾天就可以學會。
對人力車夫要求也不高,就是沒文化也無所謂,隻要能認得門牌號就行。
倒是貨車司機招聘有點麻煩,畢竟這年頭懂得駕駛車輛的人都比較吃香。
一般都進了國營單位,很少有留在外麵溜達的。
不過事在人為,實在招不到就聘請一個老師傅來當教練,自己培養司機。
譚震初期準備以三個月為適應期,視業務的發展增加車輛和人手。
三輪車的價格目前在300元左右,100輛也就是三萬多。
小貨車10台估計需要五十萬左右。
再加上鋪麵租金和頭幾個月的工人支出及相關維護,預計投入也就一百萬左右。
這點錢對譚震算不上什麼,他自己隨時都能拿的出來。
彆的不說,光是存在空間的黃金就已經價值數千萬了。
他拉上文總的原因是需要掛上一個“港企”的名頭。
有了這個金字招牌,公司的業務就會發展的更為順暢,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說起來也是很無奈,中國目前的國情就是如此。
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參考,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不僅僅是外資對大陸市場處於觀望試探階段,就連政府對此也是抱著實驗的想法。
沒有“外資企業”的噱頭,在內地的發展就會像大陸的民營企業一樣。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隨時擔心國家政策的變化。
譚震已經接到了梁山的電話,要他儘快的到建國飯店和文總見一麵。
談一下即將成立的燕京工廠問題,順便也把他將要開展的新項目說一下。
今天可不是周末,出去肯定是要報備的,譚震於是找輔導員楊樹請假來了。
“楊老師,我這段時間有點事,需要請幾天假”
楊樹看了他一眼,說道:
“你小子又有什麼事?經常看到你跑來跑去的,不會在外麵乾什麼壞事了吧?”
“沒有,沒有…我能乾什麼壞事,楊老師,我可是遵紀守法的好青年…”。
譚震笑嘻嘻的回答道。
“沒有就好,現在外麵很多誘惑,老師怕你守不住自己的本心,尤其是你,年紀最小,老師對你特彆不放心,學好很難,學壞卻是很容易的事…”。
楊樹拍著譚震的肩膀,語重長心的對他說道。
他似乎想起了什麼似的,突然又說道:
“你小子是不是得罪你們班長了,她對你的意見很大呀!”
“啊…還有這事?會不會是班長大人多心了?”
譚震裝著一臉驚訝的樣子。
當然,他肯定是不會說自己戲弄陳如雪的事的。
楊樹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
“都是一個班的同學,要相互包容,不要把關係搞那麼僵嘛”。
譚震眼珠一轉,說道:
“放心吧,楊老師,我一定向陳如雪同誌好好學習,爭取再創新功,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你小子,你就貧吧!行了,你的假我批了,走吧走吧”。
楊樹揮揮手把譚震從辦公室趕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