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把收到的資料全部分門彆類的按順序放好。
他是要分幾次印刷的,就像電視劇一樣,要永遠保持熱度。
隻有不斷地更新,哪怕就是被模仿,也不怕超越。
資料收齊了,用蠟紙刻字也是很關鍵。
不要小看這個工作,校對刻印是個精細活。
一不小心哪裡刻錯,整張蠟紙就廢了,又要重來。
譚震又重金聘請了學校印刷廠的幾位校對老師傅過來“兼職”。
人家是可是印刷廠十幾年的老師傅,做這個自然是手到擒來。
兩天功夫就把資料給刻了出來,不但整潔美觀大方,還絲毫不差。
最關鍵的是一溜的正楷字,看起來就像打字機打印的一樣,特彆的舒服。
譚震看了,也是非常滿意,這個錢沒有白花!
蠟紙刻好了,自然是開始油印了。
因為條件限製,他們用的是老式的滾筒式油印機。
這種油印機操作雖然簡單,但是稍不注意就會弄的滿手油墨,影響試卷質量。
所以油印的時候必須非常的小心。
為了掘得這桶金,306宿舍的幾位兄弟也是拚了。
六個人就在這狹小的房間裡麵埋頭苦乾起來。
這東西要說簡單也簡單。
白色的紙張放下麵,用滾筒刷一次蠟紙,試卷就出來了。
非常的原始,也非常的容易。
至於效果嘛,隻能說一般般啦!
不過沒辦法,那個時候的試卷都是這樣印出來的。
真正的打印試卷需要等到九十年代以後了。
油墨印刷的特點就是便宜,又沒什麼技術含量。
一般的人看兩次就會了,何況他們這些大學生。
經過兩天的印刷,房間裡麵已經堆滿了印好的複習資料。
隻要一進屋,就是滿屋的墨香味。
譚震又安排他們按照文理科分類放好。
接著他又從學校印刷廠“高價”買回來一批上麵印有燕京大學標誌和名稱的文件卷宗袋。
雖然價格不便宜,一個牛皮紙文件袋就要了譚震1毛錢,把他心疼的要死。
可是架不住人家燕大的名頭響呀,譚震要的就是這個“包裝”。
每一個文件袋裝一套試卷,分文理兩種。
每一科的試卷卷首都寫著這是由某某省高考狀元編寫,下方還有其相關簡介。
看起來特彆的“權威”!
對於那些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來說,這些高考狀元無疑就是他們心中的偶像。
想想後世那些“追星族”。
這樣的資料,又怎會不動心呢?
再看看文件袋上醒目的燕大標誌,就是節衣縮食也要買呀!
為了防止文理科混淆,譚震又找人雕刻了兩個印章。
一個刻上“文科”,一個刻上“理科”,專門蓋在文件袋上麵。
這樣在售賣的時候就容易區分了。
資料印好了,銷售是關鍵,譚震開始召集大家開會。
開會之前,譚震先把這幾天的花銷公布了一下。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這幾天光是買油墨,紙張,就已經花費了500多元。
有些人肯定以為那個年代油墨紙張便宜,哪裡需要花那麼多錢?
可是彆忘了,現在可是計劃經濟時代。
計劃內的物資是便宜,計劃外的東西可就是“天價”了。
為了買到這些油墨紙張,譚震可是跑了好幾個跳蚤市場,才把這些東西湊齊。
然後是學校印刷廠買文件袋5000個花費500元。
支付刻工費200元,收集高考資料用的錢最多,達到了1200多元。
這還沒算一些零散的費用和他們的人工,光這裡就已經花費了他們兩千多元。
也幸虧有譚震這個大款支持,要不然早就乾不下去了。
“老幺,這個定價多少呀?”陳百祥急切的問道。
譚震想了想說道:“文科9元每套,理科10元每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