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米價,酒價各種物價不等,計算的方式也比較複雜,不過大約可以把一文當作五毛錢來算。
“現在米價一石多少錢?”王燁問道,他不是何不食肉糜的那種人,但是糧價真的是不固定。
“米價一貫二一石,秋收之前,米價還會漲,不過現在冬麥已收,麥要便宜些,一貫足可買一石麥!”朱貴回道,山寨少糧食朱貴是知道的,賺的一點點錢,除了擴大規模與經營必須,大部分都買糧食了。
隻是朱貴是個會算計的,米比麥貴,肯定是麥更合算一些,山寨自從寨主來,嘍嘍每日三餐飽食,隻做訓練,又無下山向大戶借糧,平日也不剪徑(劫掠過路客商),每日糧食耗用大,400多人,一天消耗糧食接近四石(一石126斤),好在肥皂生意還好,日子還過的去,就是布匹是真的貴,寨主還要買布,難不成還給山寨嘍嘍一人扯身新衣?
這山賊當的也太舒服了些!
“如今訓練近月,戰力如何?”王燁轉頭,問卞祥和杜壆。
“雖然打起來也就一般般,不過打捕快和廂兵不成問題!”卞祥說道,禁軍沒打過不知道,不過捕快和廂兵真的問題不大。
王燁一時無語,就憑你個人的身手,打廂兵確實也不成問題。
得益於大宋朝廷守內虛外強乾弱枝的軍事方針,最起碼王燁這一圈走下來,除了西軍,真的是沒幾個能打的,至於京城八十萬禁軍,說都是廢物肯定冤枉,但是承平日久,不太能打是確實的,給將主做工、做生意、表演雜技,能有什麼戰鬥力?!
真真的讓王燁有些失望和害怕,指望這樣的軍隊保護自己真的是有些不把握,更何況州府中更弱的廂兵,主要負責從事工役或雜役,故也稱“役兵”,能有什麼戰鬥力!
這也是王燁來到這個世界,明明經濟發達,卻為什麼遍地盜匪的原因,因為真的沒幾個人去剿匪,隻要你不是公開占據州府,然後殺官舉旗造反,真的是不太有人理你。
回顧《水滸傳》一書,梁山第一次被圍剿,是由於高唐州知府高廉囚禁了柴進,梁山好漢們打破高唐州,殺了高廉,救出柴進。高廉的堂兄高俅要為堂弟高廉報仇,請求朝廷派兵圍剿梁山,舉薦呼延灼為主帥。
第二次被圍剿是盧俊義被吳用算計,被打入大牢。宋江為了救出盧俊義,發兵攻打大名府。朝廷於是派關勝率軍圍剿梁山。
第一次被圍剿梁山都已經兵員過萬了好吧,然後被征討不是因為梁山做大做強,是因為高俅的個人恩怨!第二次更離譜,大名府,河北重鎮,大宋北京,所以大體就能看到朝廷的行為邏輯了。
這就是現在山賊、水賊那麼多的一個原因,畢竟這是一個十幾個山賊都能公然穿州過府,縣衙提供糧草補給的神奇時代。
所以這也是王燁選擇做山賊的一個原因。
回到聚義廳,王燁也明白,在這個金兵沒出現,大家都戰鬥力擺爛的時代,一個猛將可以決定很多的戰鬥結果,所以身高臂長力大武藝好的卞祥才可以打廂兵和衙役問題不大,估計如果看到了東京禁軍,可能還要加個打禁軍問題不大~
搖了搖頭,把戰鬥力的問題先往後放放,王燁看向一直沉默的杜壆,“杜老大,打聽的事情怎麼樣了?先說說附近有沒有水上豪傑。”
“梁山泊太大,附近漁村眾多,有名氣的人不少,但是魚龍混雜,真好漢不多,唯梁山西邊石碣村阮氏三兄弟尚可算好漢。\"
\"哦?\"王燁揚了揚眉問道,阮氏三雄尚可嗎?
\"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就在水泊邊上,鄆城治下石碣村的漁民,也是石碣村魚牙,三兄弟功夫出眾,膽氣過人,慣常也做些灰不溜秋的勾當,底子不乾淨,石碣村多漁民,兄弟三人對同村人多有照顧,所以在村中也頗有威望。\"
王燁知道杜壆是個內裡驕傲的主,能打聽的那麼細,並且尚可算好漢,已經算是比較難得的正麵評價了。
“今年朝廷改了稅法,咱們濟州梁山濼打魚的,都要多交一筆稅,不知道這三兄弟日子過得怎麼樣,是不是願意上山?”王燁自語道。
底下坐著的幾人相顧無言,這事確實不好說,事實上他們都不知道改稅法的事情。
不過平日裡跟底下上山的百姓聊,倒也大體知道日子不好過。
濟州本是富裕州郡,但是梁山泊去歲至今,一年時間上山落草的也有好幾百!
一是因為花石綱,江南的花石綱不僅是禍害了江南,大船運石頭轉五丈河也從梁山泊中過,捎帶腳的禍害了周邊漁民,因為為了從江南運石頭到東京,官衙限製附近漁民打魚,哪怕不是天天不許,一個月隻不許十來天,這也遭不住啊,家無餘財,漁民無以為生,隻能落草;
二是因為蔡京主導的稅製改革,改的是鹽茶稅製,結果落到這梁山泊就村民漁民都多了稅,這操作也是讓王燁沒看懂,本來百姓日子過得就頗為艱難,再加上這兩下折騰的夠嗆!
所以上山落草的人才那麼多,就王燁來的這不到一個月,就又有32人上山!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