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李家莊的人或許是看到了這梁山泊的賊人不怎麼凶惡,所以慢慢也就從屋裡走了出來。
陸續有人進入李家大宅後院連著的糧倉搬運糧食,還不忘給王燁鞠躬致謝,甚至還有跪地磕頭的。
三石糧食確實很多,對於一個五口之家,王燁計算的是接近兩個月的口糧,足夠他們在青黃不接的日子活下來。
可實際上對於農戶來說,搭配野菜,糙米,麩糠,一天兩頓,足夠吃半年的!
一天三頓好糧食管飽?
那得什麼家庭的敗家子才敢那麼吃?縣令家都吃的沒那麼好吧?!
王燁的飲食習慣畢竟和這個時代大部分百姓都是割裂的,前世一輩子衣食無憂,今生也是少爺出身,真的沒嘗試過小米、麩糠、樹皮、野菜混在一起煮到底是什麼味道,聽說過,也知道,但是喝不下去!
甚至想想都覺得很不舒服!
人不該那麼活著!
至少不應該大部分百姓都那麼活著!
王燁就是抱著這個簡單的念頭,選擇了上山當山賊!
所以山寨裡麵十幾個南李家莊的嘍嘍所說的饅頭米飯管飽!真的沒人信!
扯遠了,說回眼前,快四更了,糧食已經差不多裝袋完成,正在加急運送,第一批糧食也快到梁山了,壽張縣城依舊沒有動靜,附近村莊也沒有動靜,看來天亮前都不會有動靜了!
王燁有些慶幸,又有些失望!
慶幸的是現在自己是個賊,這樣少了很多麻煩;
但是這麼明哲保身那麼徹底,自然也是有些失望的;
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從來都是很美好的褒義詞啊!
畢竟大宋律法,賊來需打啊!
當律法逐漸失去其威嚴,實際代表的是亂世將至,現在的苗頭已經很明顯了!
王燁的腦子很亂,想的事情也沒個條理~
再過15年,就是靖康之亂了吧,這片土地都會沉淪於金軍鐵騎之下,死亡百姓據說超過千萬,話說梁山泊好像還出現一個姓張的個抗金的義軍。
這麼想想真的是時不我待啊,想改變天下大勢,真就和螳臂當車差不多。
之所以有些自怨自艾,也和今天的發糧沒有取得預期效果有關!
三石糧食發下去,效果有,但也僅僅是有一點點效果,和王燁想的百姓哭著喊著要上山當土匪的預期差彆太大了,不免有些失望,恐怕也不僅僅是糧食的問題,而是缺少了信任基礎!
山寨沒有人,什麼想法都隻能是想法!
思緒飄得有點遠,杜壆和孫安都能感覺到王燁情緒有些低落,也隻能相顧無言。
好在朱貴回來了!
“寨主!”
“怎麼了?”
王燁看著朱貴身後跟著的百姓,有些想法又不太確定。
“他們想投山!”
果然!
王燁暗暗點頭,終歸沒有血本無歸,送糧食還是有些效果的!
“那上山就是了。”
朱貴有些支吾,“寨主,不,不全是青壯。”
綠林山寨,隻要青壯!
“大王,俺家,俺家大娃已經十六了,老實聽話,還請大王把他收下;他弟弟今年也十三了,能幫忙乾活,個子也長成大人了,大王您···”
說話的是一個中年男人可能也就是三十出頭的樣子,隻是看上去有些有些蒼老,黑,抬頭紋很重。
從身後拽出來一高一矮兩個孩子,話說一半就有些說不下去了,可能也明白,山寨要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用處不大。
畢竟做賊,要見血的,不要女人和孩子的。
王燁突然問道,“為什麼選擇把他們送上山做山賊?”
“家裡地少,養不活幾個孩子,這倆小子又能吃···”
話說一半停住了,能吃更不會要了,可是真的養不活了啊···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哈哈,都上山就是了!”
王燁笑道,心裡明白,這父親確實可能養不活兩個兒子,最起碼養著很費勁,看山寨現在有了糧食,才下定決心給他們找個生路,不過可憐天下父母心,看著把他們往死路上送,實際確實為了他們活!
於是王燁轉身對朱貴說道,“不拘男女老幼,若願意上山,山寨均有他們一口飯吃。”
朱貴一時還有些猶豫,身後已經嘈雜了起來!
“謝大王!”
“謝大王!”
······
王燁的話似乎開了什麼奇怪的頭,陸續又有二十幾個半大的少年被送了來,偶爾也有舉家上山的,大多是跟那十幾個本莊嘍嘍沾著親故的,還有他們家屬。
朱貴確實是個有本事的,願意上山的人也先不登記,先發一袋糧食朝河邊運,有力氣的多抗,沒力氣的少帶,總之不能閒著,也不能空手!
“孫兄,如今大體也快運完了,且去幫朱頭領一把,能上船的上船,若不能上船的,沿著河往南走,到時候船再回來接。”
“諾!”孫安拱手應道,大概也明白,寨主是擔心路上出變故,畢竟山賊,路上遇到什麼人都正常!王燁想了想,還是有些不放心,這萬一遇上行俠仗義的,“石頭,你也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