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遷來了,開門見山,拱手說道,“寨主,這兩日上山百姓太多,房屋有些不夠了。”
王燁略微沉吟,“先暫且安排臨時帳篷,還有就是在東山搭著草屋住著,現在磚窯也已經開始燒磚了,在後山已經選定的四處地址,上山的人先安排到你那,建造屋舍。給他們自己建房子,他們會很用心,速度也會很快的。”
“話說他們上山了多少人?都讓杜總管找到我這來了。”
“寨主休要取笑,我這哪裡就總管了,之前咱們許了山上兄弟回家探親,本就多是附近水泊邊上漁民和附近農夫,路程自然也近,之前卞頭領擔心他們一去不回,誰知道他們不僅回來了,還帶來了那麼多人,少則三五個,最多的那個帶回來30多口人上山。”
杜遷說道,有些抱怨,也有些驕傲,山寨人越多越興旺嘛,隻是來的太快,太集中,一時確實有些安排不過來了。
“這是為何?現在上山落草這麼隨意嗎?”
王燁皺眉,一年遊曆看下來,百姓的日子應該還沒那麼艱難才對,雖然苦些累些,但是總不至於活不下去才是。
杜遷頓了下說道,“咱們濟州本是富裕州郡,緊靠運河與這八百裡水泊,日子總還過得去,可是這日子一安穩,孩子就多。這附近村莊,少的有子二三,多的有七八個孩子,田地產出就這麼點,日子自然過得艱難,租賃地主鄉伸家中土地,租息一般為五成,若佃戶借用地主家的耕牛,地租還要提高至六七成;如再借用地主的農具,地租更能高至八成。一個拔尖的莊戶人伺候十畝田就已經是極限了,再加上稅收,這哪裡能養活那麼多孩子?”
“所以濟州這邊溺嬰的風俗,尤其溺女嬰的也多是嗎?”
杜遷沉默良久,“是!”
“所以送孩子上山能活的鬆快點。”
“是!”
王燁頓了頓,“還是原來的說法,來者不拒,山寨養活兩三千人問題不大,可以先按照三千人的規模準備房舍了。”
“是,隻是三千人卻是大工程,如按之前規劃,一室僅住兩三人,是不是房舍太多,占地太廣?梁山本就有些逼仄,其他的布置倒是不好安排了。”
“房屋選擇聯排,兩戶相鄰的共用一麵牆,能省則省,山寨如今雖然男多女少,但是終歸是要成家的,成了家,長兩丈,寬一丈的屋舍已是頗為狹小了,不好再小了。”
不過二十多平米的房子,王燁莫名的想到了自己,前世為80平米的屋子,掏空了父母的家底,然後房貸把自己綁死成了社畜,輕易不敢離職···
“寨主仁義!”
“非是仁義,房子確實不大,話說那個水泥怎麼樣了?”
王燁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結,而是問道了另外一個事情,從朱貴轉手到杜遷那的水泥問題。
提起這個,杜遷就精神了,“此物甚是好用,建造的房屋甚是結實,不過那幾個燒水泥的匠人,說效果還能更好,他們現在正在摸索。”
“嗯,辛苦了,一定記得,粉碎還有燒製全程,一定要用絲絹遮住口鼻,水泥那玩意兒不是玩笑,粉塵吸多了真的會死。”
燒水泥的地方,王燁去過幾次,確實辛苦,溫度高,塵土大,粉碎石塊全靠人工,也是極為費力的活計。
“寨主願意將貴重的絲絹給他們遮掩口鼻,一個個感激著呢,自然知道輕重。”
“人命關天,另外那是從李大善人家拿的絲絹。”
杜遷有些無奈,這寨主總是與常人有異,尤其給自己領功勞的時候。
“寨主,咱們是不是把北麵關牆,趁著如今枯水,先整備起來,官兵終歸會來的。”
杜遷拱手說道,實際上這才是杜遷真正想說的,大通鋪也是能住人的,寨主規劃的兩人一間,塞十個人進去也是能住的下的,而山寨關牆如今隻是木質的柵欄,現在有了水泥,磚頭,肯定是建造城牆,把梁山打造的更加堅固才好。
王燁沉默,這就是意見相左的時候了,不同的價值觀下,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的看法不同,這個時候就需要取舍和處理的技巧。
“杜兄言之有理,隻是事情都重要,就看取舍了。”
王燁頓了頓,“杜兄看這樣如何,左右軍寨的嘍嘍每日也要打熬力氣,不如就砸石頭吧,每日負重奔跑訓練,就從窯廠運水泥到北山,如此兩不耽誤;新投山的百姓先儘數安排到建造房屋那裡。”
“如此自然是妥當的,那我就先去了。”杜遷沒有堅持,發表一下意見,代表著自己的想法,寨主發話還堅持,那就是不聽話了,杜遷雖然不是絕頂聰明,基礎的道理還是懂得。
“辛苦~”
······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