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這一夜睡的並不踏實,實在是搞不懂,係統真的有本事憑空造一個濟州島出來?!
你要是這樣,我可就躺平了。
王燁確實有躺平的想法,等係統更新出更強的“建築”就是了,甚至已經開始考慮這島是放梁山還是放在東海長島那邊了。
這也沒個說明,就讓人挺糾結的,而且還是一糾結估計就是四個月~
多想無益,把這個【濟州島】的事情放一下,盤點一下梁山自身實力,梁山泊這兩個月最大的動作就是完成了軍隊的擴張與整編,年前的與東平府的戰鬥與在曾頭市的繳獲,以及朱富連續兩個月,從多處禁軍處溢價購買的甲胄、神臂弩,總算是把四軍步兵整編完成。
左軍三營,都指揮使兼一營指揮使—槍斧雙絕卞祥;
左軍副都指揮使兼二營指揮使—拔山力士唐斌;
左軍第三營指揮使—火眼狻猊鄧飛;
右軍都指揮使兼一營指揮使—赤麵虎袁朗;
右軍副都指揮使兼二營指揮使—井木犴郝思文;
右軍第三營指揮使暫缺;
前軍都指揮使—天下無雙杜壆;
前軍第一營指揮使—潑李三李寶;
前軍第二營指揮使—出林龍鄒淵;
前軍第三營指揮使—呼延通;
前軍副都指揮使兼第四營指揮使—李浦;
前軍第五營指揮使—魏名;
後軍都指揮使—屠龍手孫安(副官謝寧)
後軍第一營指揮使—張五;
後軍第二營指揮使—牛二;
後軍第三營權指揮使—冷寧;
後軍第四營權指揮使—牛庚;
徂徠山鐵礦守備指揮使—趙虎;
冷寧、牛庚是去年年中從河北來投的梁山,錐在其中,其銳自現。
慢慢就顯出了其本事,無論是武藝,還是能為,這倆人都算是不錯,先是入了燕雲騎的傳承,然後是做到伍長,然後發到孫安那裡做都頭,這次報過來的就是權指揮使了。
這倆是不是出現過的田虎手下的武將啊?
《水滸傳》到底是看的時間太久了,108將能記得住,因為各種武力排行榜推文,能打的那些也大略知道,但是這書中500多個名字,到底是記不太全,包括謝寧,如今做了孫安親衛頭領,大略算是副將,王燁就隻是模糊有個印象。
而借著這次機會,也是把各處職司進行了調整,文武分治,初步做了整理:
比如山寨分管軍務政務的兩位軍師,許貫忠和聞煥章。
比如萬俟卨做了寨主機要秘書;
比如徂徠山文知寨馮瓚,負責百姓轉運與鐵礦管理等政務;武知寨負責後軍整訓、徂徠山防務···
比如長山文知寨孫真,武知寨李懹;
很多事情,調整之前或者說之後的效果都不好評估,隻能說,先這麼調整著試一下;
次日,雖然夜裡沒睡好,但是王燁起的還是蠻早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分出去之後,就是這個寨主的個人自由時間會相對多一些,各處也不能天天去,去多了人家也不爽利,所以王燁就有很多時間可以用來讀書,也可以用來練武,相對於讀書,王燁練武更多一些。
因為有些人不適合讀書,比如王燁,來自後世思維認知相對成熟,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世界的框架,讀聖賢書的時候,總是想著這個事情可以從其他方向解釋,這個道理未必正確···
以一種抵觸的心思去讀書是很麻煩的,見識的多了,再去看些事情,總是會感覺有些奇怪,尤其是現在正處於儒家思想更新迭代的時候,很多想法王燁都覺得不太對,就更不能靠讀書樹立價值觀了。
所以王燁一般是讀兵書~
當然還有就是練武,現在王燁練武已經比當初招式好看很多了,當初練武為了速成,馬上用的戟也是基礎的用法,之所以顯得厲害,一是因為力氣大,二來是反應快,三也是動態視力強,綜合下來就是出手更快,力氣更大,真正從武藝技巧的角度上講,比如發力,比如套招,王燁都是比較弱的。
所以王燁現在在往回練,從名門之後的金麟教授的紮馬步開始,因為戟的用法雖然複雜,但戟術共六路,其基本法為挑、拿、鎖、截、刺、勾、很多是以槍法為基礎的,所以王燁也在練槍的發力。
端槍!
以白蠟杆練習刺和格,這兩個動作,是槍法的基礎動作,根據金麟說法,這刺與格,練習需要常年累月,一般人需要五年到十年不等才能入了門,用這兩式練習好了用勁,才能進行第二部分的實戰演練,以及第三步的各種套招。
杜老大的基礎槍法也是練了五年,被他師傅稱為當世少有的天才,王燁如今才開始練。
像燕雲騎這種傳承的槍法,用的就是速成的槍法,槍刺不出圓,也不會抖槍和震槍,就是標準的套路槍法。
麵對馬上敵人刀怎麼刺,怎麼格擋,麵對步兵怎麼刺,怎麼紮,刺得準,拿的穩,就可以了,但是麵對高手就會顯得很無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比如史文恭這種習武接近二十年的猛人!
養好傷的史文恭如今就是燕雲騎的教習,但是這個教習槍法卻是教的極為費力,比教授預備役基礎武藝的蘇定更慢、更難,簡直就是事倍功半。
燕雲騎的槍法講道理是有基礎的,但是卻極難糾正,似乎是養成了出招的習慣,形成了肌肉記憶,重新練習基礎的刺和格,竟然是無比的艱難。
孫安當時夢中授武不過是傳承了數日,又有武藝基礎,如今的槍法算是小成,同樣接受燕雲騎傳承的王石頭,根據幾位高手的判斷,單純武藝上來講,基本上已經到頭了~
之所以回頭練,也是王燁發現,即使以力欺人,王燁目前也打不過杜老大,而想突破到杜老大那個境界,隻靠蠻力不行,必須要從頭開始練,下苦功練,不僅是為了強,也是因為喜歡。
喜歡這種通過努力去變強的感覺~
畢竟躺床上睡覺,偶爾為之是幸福,睡多了也難受,既然兩個時辰的睡眠足夠,倒是不如起來活動一下筋骨。
日上三杆,王燁來到了燕雲騎駐地,梁山到底是小了,騎兵駐地根本就跑不開馬,不過是南山金沙灘上一塊稍大些的平地罷了,也就是如今枯水,不然水漲之後,五百騎兵都未必放得下。
“師兄在梁山可還習慣。”王燁朝史文恭笑著問道。
“都好,都好~”史文恭拱手說道,對這個便宜師弟還有些拘謹。
說道這師兄,倒是萬俟卨折騰的,這史文恭到底是個真有本事的,傷好之後,就被山寨各頭領“請教”,從歐鵬,到唐斌,到縻貹,到卞祥,到袁朗,每次都是大戰五十回合往上,不分勝負~
大家也就明白了,大概除了杜老大真的沒有誰能真的和他“五五開”了。
當然也不僅僅是史文恭,金台作為十多年前天下聞名的高手,雖然兒子沒那麼大名氣,但是金台自己教過的人是不少的,最出名的就是河北地界的貼胳膊周侗。
所以金麟作為嫡孫,代爺爺收徒有些過分,但是代已經過世的父親收個徒不是小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