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一早,王燁就出發了。
此次出征耽羅島頭領有:王燁,王石頭,金麟,滕戡,孫真,淩振,陶宗旺,孫安,阮小五,扈成···
不是頭領的指揮使有:
後軍第一營指揮使—張五;
後軍第三營權指揮使—冷寧;
後軍第四營權指揮使—牛庚;
出征部隊有燕雲騎整編三百,後軍三營兩千四百滿編正卒,以及後軍六百輔兵;合計三千三百兵馬。
另外還有就是人數四百的長島民夫及各輔助人員,這裡麵包括十幾個村長~
海軍一營和海軍三營,兩營的船大概也隻能運送那麼多人,畢竟燕雲騎還是有馬的,這已經是比較擁擠了。
歐鵬帶著陷陣營,杜老大帶著前軍全軍五營正卒留在了白翎島,阮小七領著新組建的海軍四營也留在白翎島以作接應。
當然如今的海軍第四營還在往來運送百姓補給事宜,趁著高麗還沒反應過來,多跑兩趟是正經。
同時留下的還有神槍史文恭,帶著減員以及受傷還有調整之後的剩下六十七人的燕雲騎,準備從前軍以及預備役中選擇合適的苗子,以燕雲騎為骨乾,組建一營騎兵,畢竟剛好繳獲的有馬,也有人,就也挺合適的。
南下濟州島的船艙中,王燁在看信,長島縣令李冕的信。
“主公王諱燁親啟:
李冕頓首,見字如麵,自壬午日,諸物已備,見後附之清單,隻田畝事,有言於此,請試聽之~”
信寫的很長,內容也很多,可能是為了照顧自己這個假讀書人,用詞什麼的也不是特彆講究~
但是對王燁來說,這絕對是王燁見過的最優秀的策論了。
是的,在王燁看來這就是一篇策論,科舉考試用的那種策論~
信中先是委婉的說了一下,王燁此次決策的草率,這就是標準格式的刺,也就是指責一下為上者的過失。
然後簡單提了一下長島如今的混亂和忙碌,這個就是順便,也明白主公這是麵對意外情況的應急處理,倒是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在辛苦中捎帶腳的說說自己最近都乾了哪些活:像開墾良田,組織出征民夫,安排隨員,準備荒島建設開發的物資,等等事宜~
王燁是明白的,以前自己也這麼乾過,就是述職中的表功嗎,誰都會,隻是王燁第一次見到寫的那麼好罷了。
然後就是主公布置的事情,已經不打折扣的都做了,現在正在安排建設村鎮的物資雲雲~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關於如何處理梁山泊如今最緊急的事情的建議?!
信中指出,無論是臨時出征濟州島,還是永靜軍那邊的災民救援,雖然也急,然而都不是最重要的。
如今當務之急,是定下規矩!
在這檔子事出來之前,梁山這個小小的政權,隻是大略對土地政策做了一個基調的確認,對長島那邊的百姓做了安置,簡單粗暴的定下了丁田十稅一,公田十稅三。
軍功田更是隻有個想法,沒有具體的細則,甚至可以說是一紙空文,田畝都沒分下去~
而如今麵對著幾十萬百姓的安置,最開始定下來這些規矩就極為重要了,而且信中還詳實的列舉了土地分配,稅收政策,能養多少兵等等問題。
按照信中所說,根據梁山現在的收入和基本情況,這三四十萬災民,彆說蓬勃發展,帝王之基,一個不好基本上離崩潰不遠了。
不是危言聳聽,信中指出的風險最大的是王燁引以為柱石的軍伍,等災民有了田,而出生入死的軍伍卻沒有,心下必定生怨···
信的最後提出,以上關於田畝稅收方麵的內容,基本是一個新上山的小吏的見解,為官一任,舉賢薦能,如今人就在隨船來的首批民夫之中,寨主如果有空,可以見見雲雲~
信中還對這個小吏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
崇寧五年進士及第,因他在對策時,指責哲宗時宰相章惇誤國,所以文章雖然寫得好,但是仕途不順,六七年了,還是隻在東京城開封府做一刀筆小吏。
去年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刺配沙門島,今年元宵節前後,被沙門島李由送到了長島,一直在李冕身邊做個機要文字秘書。
平日裡寡言少語,不發一言,而聽聞如今山寨要救助災民,卻是一鳴驚人~
可不是一鳴驚人嗎?都給王燁驚出了一聲冷汗。
這個小吏名叫···
趙鼎!
這個名字王燁有點熟,或者說很熟,可不是熟嗎,據王燁所知,靖康年間有一個名相——趙鼎!
南宋中興賢相之首,與李綱、胡銓、李光並稱為南宋四名臣。
趙鼎(1085年-1147年),字元鎮,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縣(今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學家、宰相。
趙鼎早孤,由母親樊氏撫養成人。崇寧五年(1106年)登進士第,曾兩度拜相,主張養民力、穩根基。為政期間,運籌帷幄,力挽狂瀾,為鞏固南宋根基貢獻甚大。這是王燁當年研究兩宋曆史時,記下的百度詞條,而對比年齡,履曆,籍貫,好像還真是他~
這已經不是撿到寶了,簡直是又開了個掛!
老子運氣這麼好的嗎?!
兩宋之交,徽宗前後13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宰相,欽宗在位一年換了8個宰相,高宗,也就是趙構同誌,換了15個,而這麼多的宰相裡麵,在王燁看來,趙鼎是最優秀的那個,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
陸遊:嗚呼!不可謂偉人乎?
辛棄疾:佐國元勳,忠簡一人。
看看這兩個名人的評價,大體也就能理解現在王燁忐忑不安的心情了。
是的,在等趙鼎過來的時候,王燁是有些忐忑的。
少頃,艙門外傳來王石頭的聲音,“少爺,人到了。”
“快請進!”
王燁是費了好大的勁,才壓下了自己跑出去迎接的衝動。
這不是禮賢下士,而是會把人嚇著了,雙方地位不對等,太過了不好。
進門的是個書生打扮模樣的年輕人,七尺長短身材,寬額濃眉,三縷短須,相貌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