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老將,未慮勝,先慮敗!
對比王燁這種燕雲騎都派去幫助守城,導致如今就是勝了都一時找不到合適騎兵追擊的愣頭青,吳延寵無疑是考慮的更周全的。
不僅準備了後備力量做接應,軍旗,號令等等約定也是有的。
所以講道理的話,就是敗了,也就是敗了而已,絕對不至於損失慘重。
隻是這世上有個詞叫意外!
意外就發生在了龍虎軍騎兵身上~
吳延寵能讓所有的部隊去拚命,去冒著巨大的傷亡去攻城,這不是他人格魅力有多強,也不是因為高麗大軍有多愛高麗國。
不過因為軍法嚴苛罷了,時間太短,沒有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一支已經成型紀律不佳的軍隊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的。
而強硬的軍法可以壓製一時,卻極容易遭到反噬。
比如現在,畏懼於軍法的龍虎軍將軍就直接逃了,並且還帶著一群不知道情由,習慣性跟著自家將軍的龍虎軍騎兵。
沒有進入這大寨,而是直接向東北而去。
軍法中有一條,禁止揚聲笑語,就是因為戰陣之中,每個人的壓力都挺大的,尤其是在大戰之中,精神高度緊繃,夜間一個將士的大聲夢話都有可能造成嘩變營嘯等災難性的結果,何況現在是在戰場上,千多騎兵逃走的事件!
這必然導致整個戰場走向不可控的方向!
【霸道】強化能不能恢複體力?
王燁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可以恢複一點。
騎上烏騅馬,雖然沒有留預備隊,但是有上午的百多燕雲騎大略還可以陪著自己出戰。
一百多騎兵雖然在這數萬人的戰場上不顯眼,但是用好了,也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
方天畫戟掛在得勝鉤上,手中是今天用的多了的落日弓,羽箭四桶,每桶是二十二支箭。
“嗖!”
“嗖!”
“嗖!”
“嗖!”
······
所以燕雲騎的正確用法還是弓騎兵。
尤其是追擊逃走的步兵的時候,就是射移動靶,賊輕鬆~
相比較而言,滕戡統領的後軍第五營騎兵就弱了很多,能騎射的大略隻有原來充當骨乾的那群燕雲騎,新招募的騎兵前後訓練了快兩個月,騎射還是不成。
好在正常的騎馬砍殺追擊還是沒有問題的。
王燁會合了滕戣還有右軍的騎兵,還看到了孫安。
“孫兄,龍虎軍騎兵逃了,把吳延寵那老頭閃的不輕,加把力,如果能趁勢把他營寨取了,就真的是一戰功成了。”
王燁彆致的造型還是給孫安弄得一愣,俄而朗聲道,“哈~追亡逐北,痛打落水狗,自當用命!”
城裡的右軍已經疲憊不堪,如今這戰場的後半截,就隻能交給後軍了。
天色將黑,戰場上依舊火熱躁動。
王燁帶著六百騎兵,摧枯拉朽一般摧毀了所有想集結抵擋的部隊,後軍四營步兵,依舊是保持著陣型,步步緊逼。
不是孫安不想以伍為單位分開追擊,擴大戰果,而是不能。
這裡就要說一下梁山軍的成軍順序了。
在最早的時候,王燁一直強調的就是招良家子尤其農戶出身的良家子入伍,紀律性服從性都很好,成軍很快。
隻是再快,也有順序,這個順序簡單說下,實際就是先教吃喝拉撒,學會什麼叫軍伍生活,先做生活上的認知改變。
然後就是隊列軍陣,為何梁山一直強調軍陣,因為軍陣厲害,也是軍隊有彆於一般散兵遊勇的重要標誌,成軍陣的部隊才能發揮真正強大的威力,個人武勇除了像達到王燁,杜壆這種程度的,一般人的武勇麵對軍陣真的作用不大。
所謂陣法,陣是戰鬥隊形,法是變化,習練陣法是因為人多了真的很容易出問題,沒有陣法站位,後排的射箭都能射到前麵的後背,長槍手也能刺到前排刀盾手的腳後跟,這都是很有可能的。
陣法的習練時間長,還要再加上必要的軍令學習,實際上梁山已經簡化了軍令體係,正常擊鼓進軍,有十步一鼓,五步一鼓,一步一鼓種種變化,急切間哪裡記得住,所以現在的梁山大略就隻能聞鼓進,聞金退了~
軍伍訓練還有一項是個人武技的訓練,也就是單打獨鬥的訓練,這項訓練在梁山是弱項,前軍和後軍還好些,擴編成軍的時間到底稍微早些,但是也就是稍好一點而已。
掌握的技戰術還不足以支持他們在單打獨鬥,甚至小範圍的戰鬥中,獲得優勢。
所以梁山大軍的行動,一直是保持著陣型的,大多數的戰鬥一直都是!
久而久之,這也成了梁山士卒的一種認知習慣,就是單打獨鬥是不行的,必須保持軍陣。
此舉當然是有好有壞,好處就是軍卒聽話,能保持軍陣,麵對大部分對手就是碾壓,就像現在,千人軍陣打百十人的小軍陣,那就是一輪神臂弩差不多就解決戰鬥了,傷亡一般也不大,看戰鬥結果就知道了,梁山經常是一比五以上的傷亡比例。隻是這樣的梁山步兵是不能追擊的~
保持軍陣的行進速度,怎麼能追的上一心想跑的敵人,這也是王燁為何要給四軍步兵配備一營騎兵的原因,哪怕練的再難,也不放棄。
沒有騎兵追擊,真的是打不了的,贏了不能追擊擴大戰果,和沒贏有什麼區彆?
說回眼前的戰場,後軍的斬獲還是比較多的,因為已經是攻城已經持續了一整天,人畢竟是會累的,相比於一路坐船的後軍,高麗大軍就是從高麗大寨趕到攻城的位置,就需要全副武裝走好幾裡啊~
統帥著騎兵的王燁,激活了【騎將】技能,發現自己對戰場的判斷更準確了些。
後軍自南門來,從羅州城東西兩側包抄,目前斬獲最大的部分就是兩部城門攻城的部隊,至於北麵城門的部隊,從鳴金的命令之後,就開始退兵,除了傷兵以及最開始王燁追殺的那部分,基本都回去了。
高麗大寨門口是混亂的,現在的王燁也有兩個選擇,攔下東西城門的攻城部隊,還是尾隨敗兵攻入大寨?
戰場上不允許王燁思考太久,皺眉咬牙,算了。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吼!”
梁山沒有完整的軍旗軍鼓體係,通訊傳令基本靠吼,好在王燁的吼聲真的挺非人的。
後軍第五營騎兵和燕雲騎一分為二,朝左右兩側追擊而去。
負責進攻東西城門的是全羅道精勇軍,這種常備的兵種,訓練上,甲胄補給上都比兩軍六衛要差些,但是就目前在戰場上的表現來說,他們的表現大略是可圈可點的,戰鬥意誌,士氣基本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