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祖:“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要不說跟文人交流是有些費勁的,如果不是王燁還算書讀的多,記憶力也好,很多事情真不好聊。
王燁笑了笑,說道,“《道德經》雖說也有治國之道,但是實在是有些模糊朦朧了,自韓王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一出,讀道德經的倒是少了些。”
“小可說這些不是顯擺學問,武侯當年說自己博覽群書,不求甚解,如今思之,甚好。說這些隻是想跟寨主說說治理全州,我所思所想罷了。”
王燁皺眉想了想,道家無為治國的話,在王燁看來還是有待商榷的,“以信為官衙立足之根本自然是對的,當然我更願意稱呼這個為公信力,隻有官衙有信,才能有威。隻是所謂治民,以私觀之,民生有道既可。”
蔣興祖:“何為有道?”
“所謂道,是說的高端了些,俗些講,就是秩序、體係、運轉規則之類,百姓也好,官員也好,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不能做什麼。然後又有監管,讓他們這麼去做,則天下太平。這才是我認為的真正的‘太上,不知有之’。真沒了規矩,那就是天下大亂。”
蔣興祖點了點頭,“近乎於法家之言。”
王燁:“法家儒家的,實際也沒分那麼清,儒家強調的人道大倫,包括後人補充的綱常,實際也是規則的一種,類似普世價值觀對人行為的約束。”
“何謂普世價值觀?”不懂就問,蔣興祖是個好學的。
“就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共同認知,比如樂於助人,比如尊老愛幼這些。”
蔣興祖點了點頭,雖然和理解的略微有些差彆,但是大略懂了。
“那主公以為,‘天行有常’和‘製天命而用之’如何?”從寨主到主公,切換的極為自然。
“荀子是小可極為喜歡的儒家先賢,他所主張的禮法並施我個人很喜歡,而且蔣兄所說這兩句體現出的人定勝天的意思,在我看來跟拗相公的‘天命不足恤’異曲同工···”
一席對話,把陪坐的幾人比如韓世忠、徐寧、馬靈、張老九聽得是不明覺厲。
好在兩人很快也就開始聊些能聽得懂的,
比如光州為府治的話,應該如何連接全州,羅州,還有晉州?
如何開發光州以南的全南平原?
如何在晉州與羅州之間選擇位置建城,以加強對整個高麗南部半島的掌控?
高麗百姓如何分而治之,繼而漢化吸收?
······
大部分時候,是蔣興祖在說,王燁偶爾有些補充,兩個人集思廣益,留下一群麵麵相覷~
除了張老九拿個本記得認真,其他幾人,是真的,聽得似懂非懂。
大約聊了兩個時辰,看樣子兩個人都挺開心的,相談甚歡,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正事聊完,看時間大略還早,就又聊了半個時辰的風土人情~
好容易有個能插話的話題,這個就聊得熱鬨多了~
······
蔣興祖是個坐立起行的辦事的性子,不顧今天天色已晚,留下一句夏日晝長就打馬走了。
所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一臉蒙蔽的幾個人。
因為不放心,王燁讓金麟帶著一都燕雲騎護送去了,韓世忠、徐寧、馬靈、張老九送完了人之後,沒有散開,而是繼續圍著王燁,實在是有些搞不清楚狀況。
張老九臉皮厚,跟王燁時間也長,拿出筆記本,“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
難為他都記下來了~
王燁喝了酒,話就稍微多了點,“這段話大概是道家無為而治的一種思想體現,講的是最好的統治者,百姓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百姓親近並且稱讚;再次的統治者,百姓畏懼;更次的統治者,百姓輕蔑。統治者的信譽不足,百姓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是閒的沒事的,很少發號施令,但事情能辦成,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到底是將主學問高,把這個新來的給鎮住了~”實際上張老九還是不太明白的,意思懂了,但是好像又沒懂,聊這個乾嘛?
好像是寨主在這個聊天的過程中占了上風吧。
王燁搖了搖頭,“不是我學問高,人家家學淵源,是個真正有學問的大家,隻因為我是寨主,所以沒有和我爭論治理全州的方式。”
韓世忠恍然大悟,“所以這位蔣知州來,就是和寨主達成,達成···”
“思想認知一致。”王燁笑道,統一思想之後,才好做事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所以那《道德經》就是個由頭,人家主要是想看看我怎麼想,或許也有那麼一點考校的意思。我要是覺得無為而治好,人家後麵具體治理光州幾處城池的方式應該還會有細微調整,這才是真本事!”
“這麼厲害呢?”韓世忠奇道。
王燁微微皺眉,好像潑韓五韓世忠曆史上就不是很看得上讀書人~
“就是這麼厲害,所謂厲害,可不僅僅隻是能打架的,咱們要是能打下一城,就能有人治理妥當一城,我能領著你們打到天邊去,也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是極光~”王燁哈哈笑道。
要不說人不能喝酒,一喝酒就容易吹牛逼。
不過還是很開心就是了,光州有蔣興祖在,必定能更快的安定下來,然後恢複生產的~
······
王燁開心,走在回城路上的蔣興祖也很開心。
原本是要回家探親的,不想遇到的河北災民這檔子事,因為心中不忍,所以想為這些百姓尋個活路,出一份力。
誰知道這一尋,還尋到這麼一群有意思的人。
一個博學多識的山賊頭頭,一個記仇又大氣的軍師,一個心中傲嬌的絕世猛將,一個八百個心眼的斯文敗類···
所以在接到這個光州知州的任命的時候,蔣興祖想過很多,思前想後,還給家中父親去了信~
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被氣著,想來身體一直不錯,應當無礙的。
人一生能遇到一個誌同道合的就是極為艱難的事情,而現在有好幾個,他們都是真的把百姓裝在心理的人,而不是所謂的江山社稷~
所以蔣興祖在路上做了詳細的規劃,坦白了家庭來曆。
既然十年寒窗學了聖賢文章,那就造福百姓,不能因為他們不在大宋土地上,就不算大宋百姓了吧~
父親應該沒有那麼不講道理才是~
是的,現在蔣興祖腦子裡麵除了遇到知己的開心,就是惶恐了。
就看這名字就知道了,興祖啊,這是寄予厚望的,自己這半路從了山賊,真的是···
棍棒之下是不是出孝子不好說,但是一定很疼,這就是父親的威懾力!
不對,作為全州知州,吾可以有兩都的直屬衛隊,他需打不著吾了~
······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