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可以很快的認輸躺平,但是牛邦喜不行。
作為高俅高太尉心腹,牛邦喜是好不容易才獲得的領兵之權,豈能這麼就敗了?!
太尉能接受戰敗,但是能接受這種稀裡糊塗,什麼都沒試出來的戰敗嗎?!
牛邦喜的這個都統職位來的並不輕鬆,哪怕他是高太尉心腹,依舊是要花錢打點的,甚至是傾家蕩產,才換了這麼一個機會。
黨世英,黨世雄兩兄弟,邱嶽、周昂、林衝這些能打的教頭,實話講競爭壓力很大,高太尉已經做了快三年的太尉了,自然心腹班底不是一個。
牛邦喜沒想名傳千古那麼大的目標,可人活一世,草活一秋,總得留下些什麼嗎?
總不能回去繼續做那汙泥似的人物吧?
牛邦喜費儘心機往上爬,可是那準備將依舊在東京依舊是個臭蟲似的人物,所以明知道征討梁山危險,他依舊孤注一擲,求到了這個都統的位置。
因為這場仗並不難打,戰敗了也不一定會死。
臨行前,太尉有交代,“不指望一定能打贏,這梁山已然成了氣候,既然能打到高麗求援,恐怕不是一般覆手可滅的草寇一流,萬餘兵馬,一是征剿看看,二來也是試試梁山的底。”
高俅不是個好人,但更不是個蠢人,這種事情還是能看的明白的,做了兩年多的太尉,東京禁軍什麼樣,地方禁軍是什麼德行,高俅還是心中有數的。
而且在籠絡人心上,市井無賴子出身的高太尉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手段的。
最起碼,牛邦喜是感念高太尉的知遇之恩的。
所以這上萬兵馬豈能被千餘人一戰而下?!
牛邦喜深吸口氣,雖說蹉跎多年,到底也是軍伍中混了多年的,有些事情還是能看懂的。
陷陣營到底人少,如今銳氣已失,衝鋒勢頭已止。
擂鼓進軍,全軍壓上!
“咚!”
“咚!”
“咚!”
“咚!”
戰鼓聲響徹整片戰場,然後伴隨而來的就是震天的喊殺聲。
喊殺聲主要來自官兵,陷陣營如今終於是沉默的刀,左軍和右軍是剛來到指定位置,而且也知道,現在喊有點早。
我們不能說牛邦喜的應對有什麼問題,因為易地而處,也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如果正麵打不贏,那就把戰場徹底攪亂,以一種混戰的姿態結束這場戰鬥,因為軍陣拚不過,那就大家一起打爛仗,然後用更豐富的打爛仗的經驗,減少損失,或者說~
萬一打贏了呢?
隻這世上沒有那麼多的萬一,梁山也沒有給官兵打爛仗的機會,因為梁山的戰鬥傳統就是保持軍陣打仗。
高麗戰場洗禮之後,無論是陷陣營還是左軍右軍都明白,隻有保持軍陣才能減少傷亡,隻要保持軍陣不潰散,我可能沒打贏,但是絕對不會輸。
王燁對軍中將士性命的看重,會影響到他對各指揮使的功勞判斷,然後為了給自家寨主留個好印象,各指揮使也會很注重士卒的傷亡問題,然後這個影響就會擴展到全軍。
最後大家發現,最好的減少傷亡的戰鬥方式就是組成軍陣,以多打少,以強擊弱,是的,軍陣就是以多打少、以強擊弱的手段。
所以如今的梁山軍對於軍陣甚至有些偏執了,以營為單位的大些的軍陣,分散開來以百人一都為單位的軍陣,更小的十人一伍的軍陣。
甚至營與營之間的組合軍陣。
陷陣營選擇的不是圓陣,是因為不需要!
左軍兩營在合適的時機,補在了合適的位置,左軍雖然不及陷陣營精銳,但是也是精兵。
三營並列,就是一個大的縱陣!
然後身後,就是徐步推進的右軍三個營,形成一個更大的軍陣!
戰鬥開始的突然,並且很快就進入到全麵戰鬥的相持階段,速度很快,有違一般戰鬥的常理。
但是這個相持並不持久,也沒法達成牛邦喜所謂亂戰的局麵。
因為王燁出手了!
牛邦喜不是沒想過王燁會出手,隻是潛意識把這個選項屏蔽了,因為那個頭上查著雞毛,一身黑甲的造型,牛邦喜是認得的。
當初基業初創,可以親冒矢石鼓舞士氣,但是如今已經有那麼大的家業了,還能衝鋒陷陣?
所以牛邦喜內心更傾向這個造型就是鼓舞士氣的,而且一旦陣型交錯,形成混戰,要知道騎兵衝進這種混亂又密集的軍陣,是很危險的事情,一個馬失前蹄就會死人的。
聰明的寨主必然是保留騎兵隊形做最後的追擊的。
這是牛邦喜的判斷,也是充滿無奈的判斷~
不然呢?
看到這三千騎兵的時候,牛邦喜就明白,這場戰根本不可能打得贏,隻要這寨主舍得,三千騎兵直接撞進步兵軍陣,就能贏。
“縻貹!”
“在!”
“五百騎,突破對麵右翼騎兵,然後斬了那個牛邦喜!”
“喏!”縻貹應道,這路上有張清領的三百騎兵,然後就是那牛邦喜的兩都親衛。對於牛邦喜這麼大膽,縻貹是佩服的,能全軍壓上,不留大隊人馬護衛自身,看上去倒像是個好漢。
在縻貹領兵朝著燕雲騎衝鋒的時候,第一個敵人是張清領的三百二十騎兵,
隻見那張清~
頭巾掩映茜紅纓,狼腰猿臂體彪形。錦衣繡襖,袍中微露透深青。雕鞍側坐,青驄玉勒馬輕迎。葵花寶鐙,振響熟銅鈴。倒拖雉尾,飛走四蹄輕。金環搖動,飄飄玉蟒撒朱纓。錦袋石子,輕輕飛動似流星。不用強弓硬弩,何須打彈飛鈴。但著處,命歸空。東昌馬騎將,沒羽箭張清。
賣相很好!
但是帥不過三秒!
知道你飛石打得好,自然是要重點關注的,燕雲騎在騎兵對衝的過程中,可以射出四支箭矢,張清哪怕是全幅甲胄在身,也沒有使飛石的機會。
享受了一把史文恭的待遇~
“嗖!”
“嗖!”
“嗖!”
“嗖!”
重箭近距離破甲集火,這個真的很難活下來的!
張清沒有史文恭的武藝和身體素質,隻能說作為朝廷將軍的張清,盔甲質量到底是比史文恭的好一點,所以他還活著。
當然這個也是衝鋒在前麵的燕雲騎,大概是了解自家新大哥縻貹的想法,主要射馬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