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壆把城中的事情放了放,自然是因為有更急的事情。
“杜··杜老大~”魏名說的有些艱難。
“傷了肺就不要多說話,軍醫說你年輕體壯,隻要不感染,大概是死不了的。”
“末將··不姓···”
“名字什麼的,你喜歡就好,等你好了,想告訴我你的故事就說,不想說就不說,你現在又說不清楚,就不要鬨騰了~”杜壆打斷了魏名的話。
曾經跟王燁浪跡江湖的時候,那個時候,杜老大很開心,王燁那個人總是有些很有意思的說法。
比如他就說,人重傷的時候一定不能說重要的事情,說完甚至說不完就會死,人不死就是一口氣吊著~
所以一般不交代後事,沒準就不會死。
“再說報仇嗎,肯定是自己來最好,山寨的兵雖說你是統兵指揮使,但也是不能公器私用的。但是你的親衛呢,咱山寨這方麵要求就沒那麼嚴了,你要是有本事,可以帶著他們去報仇、如果你的仇人太強,那就等,等你更強一些的時候,或者等到咱們打到那城池的時候,你再報仇,到時候我跟寨主說說,進攻那處的時候帶著你。”
“東··京!”
杜壆點了點頭,“要是高麗東京咱們快打下來了,如果是大宋東京,那你得好好活著,估計還要好些年,安心養病吧。”
杜老大不喜歡說話,不是不會說話。
果然魏名的精神狀況好了些。
人殺的多了,就能明白一些奇怪的道理,比如人命脆弱與否,就和燁哥兒說的這個求生欲有關係,魏名能從沙門島一路遊到長島,就是求生欲。
這種人,隻要提醒下他的仇恨,輕易不會死的。
哪怕是被弩箭傷了肺。
······
至於杜壆說的高麗東京快打下來了,實際上按照許貫忠的規劃還需要一段時間的。
打仗還是要打仗的,作為一個新興的勉強算是政權的團體,打仗能讓梁山中軍還有後軍,甚至那個郝思文統領的奇怪番號的天輝軍更強。
上了戰場,見了血,然後再去強化訓練,效果很不一樣的。
甚至濟州島上的還沒成型的陌刀營還有虎豹騎,許貫忠也把他們也拉到了這高麗昌原北的戰場上試了試手!
不得不說,確實很強,當者皆糜!
於是許貫忠在跟王燁商量之後,已經開始從高麗戰場上的三支軍隊也就是後軍、中軍和天輝軍中,抽調合適的兵員了。
這般成軍更快些。
就是韓世忠那潑皮太滑溜,陽奉陰違的,不支持本軍師的工作啊。
許貫忠拿出了自己隨身的小本本。
莫要誤會,許貫忠在本上寫下的是另外兩個字,弓氏。
這事如果從頭來說,那就是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推翻弓裔,擁立王建為王,935年合並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實現了“三韓一統”。
也就是王健建立的王氏高麗,推翻的就是弓裔。
許貫忠隻是不明白,怎麼前朝快百年的皇室,還能有那麼大的能力?
比如在海州這種要害位置,高麗的安西都護府都能有布置。
梁山在高麗這邊攪合的天翻地覆的,這下子什麼牛鬼蛇神都出來了。
“子安找我?”李助從門外走進帥帳。
實際上許貫忠已經不隻是軍師,而是在做著元帥的事情了,隻是這個元帥是不管平日裡具體如何打仗罷了。
“嗯,杜老大那邊打下了海州,這弓裔,話說他取跟他祖宗一樣的名字合適嗎~算了,現在他已經表明了他的誠意還有本事,如今咱們該正式考慮和他們的合作了。”
李助微微皺眉,“他,或者說他們,想要的忒多了些。支持他後高句麗複國?這般不過千裡之國,還整三個國家不成。”
許貫忠笑了笑,“三國爭霸不好嗎,有些事情就更好操作一些。”
李助歎了口氣,“隻是有些感慨罷了,水淺王八多,老道當然明白,就是咱們不允諾,以如今高麗半島的形勢,這弓裔必然是要出幺蛾子的。”
頓了頓,李助說道,“隻是如果允諾了結盟,後期處理上容易出現麻煩罷了。”
李助覺得自己雖然行事上有些無忌,不太講究,但是在這種盟約上,還是不好出爾反爾的,但是許貫忠不一樣。
就是合作的時候,許貫忠估計也能捅他們一刀。
許貫忠道,“最近我在研究高麗輿圖,您看,咱們占了南邊全羅道、慶尚道這兩道,大約高麗三成的地盤。這高麗多山,東邊的安邊都護府還有這大白山脈,確是天然的屏障,想來高麗也不會從這邊進攻,畢竟還不如走海路攻擊他處方便。”
“而咱們想取太白山脈,可以做,但是沒必要,不如給了這弓裔,換這幾處城池自守好些。”
李助搖頭說道,“我於山川地理上不太懂,隻是這以高攻低,總是占便宜的,真讓弓裔成了事,有養虎為患之憂。”
“若是一般山脈,自是如此,隻是這太白山脈不同,有些貧瘠,除了東側狹長的一片土地,基本無用。養不出多少百姓來,隻要咱們守好,南邊不能攻,他自會向西去找高麗楊廣道麻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許貫忠一笑說道,“不過這楊廣道是好地方,湖南平原,內浦平原都是良田,不能真讓他們占了去,一片平川,正好用兵。”
李助笑道,“子安心中自有錦繡,我不過是囉嗦幾句罷了。”
許貫忠也是笑,“李兄這麼說,倒是讓我後麵的話不好說了。”
李助笑道,“子安直說就是。”
“我想請李兄到海州去,不過這可不是因為被念叨煩了。”
李助搖頭失笑,你要是不解釋,我還真沒往這處想。
“何時動身?”
“明日吧。”許貫忠說道。
梁山速度,突出一個坐立起行。
嘮叨煩了自然是玩笑,實際上弓裔或者說弓氏這一勢力的出現,讓高麗半島這種敵我雙方分明的局麵,變得複雜起來。
而杜壆所麵對的局麵,因為就在開城西側百十裡,局麵更是千頭萬緒,錯節盤根的。
杜老大或者在智慧上不缺處理這複雜局麵的能力,但是處理這些事情,可是不光需要腦子,還需要情報,還需要手段。
杜老大做事光明磊落,和光同塵是不會的,處理這種“盟友”關係,或許不會出問題,但是絕對很頭疼。
李助點點頭,“我明日出發,這邊慶州與尚州明細,你也已知曉。要我說,這兩座城,也無需弓氏相助,本就是勝券在握,何必多此一舉。”
對跟弓裔的合作,李助還是有些拒絕的,畢竟高麗梁山不打算跟任何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