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多人在平原之地到處跑,想全殲?那基本上就是做夢都得是那種有想象力大膽的才成。
尤其是追擊的主力是不到三千人的燕雲騎的時候。
而步兵正麵打贏了之後,想擴大戰果,隻能靠追擊,或者說騎兵的追擊!
步兵、輔兵、騎兵組合追亡逐北且不提,畢竟都是那麼你跑我追我殺的畫麵,沒什麼可說道的,我們把目光稍微調整一下,就能看到官兵營寨內此時還有一場對峙。
對峙的一方,主要是甲胄騎士,看上去倒是極為精銳的。
時間再回溯一點點,那就是呼延灼組織了連環甲馬,準備建功立業的。
隻是沒等力挽狂瀾,就先被官兵衝擊的七零八落。
沒有衝鋒的距離,沒有步兵掩護,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連環甲騎就注定悲劇收場。
“呼延將軍,此番時乖命蹙,一時束手,不若暫留有用之身,以待將來!”蕭嘉穗高聲喊道。
呼延灼被圍住了,連著麾下連環甲騎一起,被梁山右軍一團和陷陣營團團圍住。
在這種最重要的追擊的時刻,每一刻都有大群俘虜等著抓的時候,四五千主力部隊等在此處,等呼延灼做決定。
呼延灼自然也明白時間寶貴,自己這般僵持是有些不爽利的。
隻是壯誌未酬,如何想死?
這累世榮耀,世代名門,哪裡就能這般割舍了?
“呼延將軍就不為身後這些將士考慮一下!他們原本該揚威天下,或死於保家衛國,或死於開疆拓土,這般死於此處,青史上留一筆死於剿匪,豈不是浪拋了性命?!”蕭嘉穗繼續勸道,這話說的是這些甲騎,不也是說呼延灼嗎?
還是價值決定待遇!
這兩千多的連環甲騎,騎兵,甲胄,馬匹,這都是極貴重的資產。
要知道這麼一支部隊可不是隨便能成的,原本在汝寧郡隻是兩千多的連環馬騎士,甲胄是出征之前從東京甲丈庫支領的,不然就是名門之後,也是養不得三千甲騎的。
戰場上極為寂靜,呼延灼糾結,沉默半晌,終於是放下了雙鐧~
沒有開口請降,是開國功臣之後最後的體麵,也是給朝廷留下回旋餘地的遮羞布。
蕭嘉穗笑了笑,示意綁縛了呼延灼。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如今梁山迫切的需要更多能統兵的將領加入,各軍指揮使總是要合適的人員的,還有寨主的重甲騎兵組建規劃,如今人,甲,騎士,統領來了一整套。
可以搞起來了!
隻這些,這場仗就不算虧,就是這呼延灼一時之間身份轉變不了,送到高麗,跟呼延通聊聊,正是得用的時候。
“袁朗~”這邊未動刀兵,俘虜了這麼一軍連環甲騎,蕭嘉穗還是蠻開心的,然後就喊來了袁朗。
“末將在!”袁朗拱手道。
蕭嘉穗是這場戰鬥的直接總指揮,算是代行元帥。
“呼延灼將軍有兩員副將,百勝將韓滔如今已經去了海州,另一位副將是百目將彭玘,你去追索一下,儘量生擒。”
“喏!”袁朗打馬而去。
這就是做戲做全套了,一家人總是要整整齊齊的,雖然調令上,這倆人本是團練使,不過是臨時送到呼延灼這裡聽用。
實際這倆人倒是跟呼延灼處的極好的,而且原本也是都大略聞名認識的,不然哪裡就那麼容易湊在一起了。
而之所以知道的清楚,自然也是蕭軍師自那日跟呼延灼打了一場之後,就對呼延灼上了心。
一是這是呼延通遠房親戚,真直接打死了有些不合適。
二來,這呼延灼領兵的本事確實出眾,雖然高太尉沒聽,但是人家提的種種建議大略是對的。
所以才能這麼直接就把呼延灼給堵在駐地內。
放眼全局,這戰場被割的細碎,到處都是亂的。
這邊剛投降的士卒,還沒等到輔兵,又因為前麵疑似出現高太尉身影而去追,然後這群俘虜,降而複逃~
那邊是戰場上執行軍法,原因是發現貴重財物之後準備私吞,然後被五蠡司馬砍了~
反正就挺亂的。
而官兵最多的死亡是來自於自相殘殺還有踩踏,這畢竟是個營寨,總是不能留那麼多寨門的。
最大的兩個寨門被梁山兵給堵了,這剩下的寨門自然就擁擠的不行,這個時候,誰管你是正卒還是原本地位低下的民夫,甲胄一脫,誰管誰啊。
當逃命的路不寬,而人又多的時候,踩踏,騷亂就不可避免了。
而這種亂兵之中,已經沒有誰能挽天傾了,就隻能看誰逃命逃得快了。
這其中最快的,那就是高俅高太尉了!
早在梁山大軍大舉出戰的時候,高太尉已經做好了三十六計走為上的準備,在梁山大軍突破縮頭灘來到朝廷大寨前方空地的時候,高太尉已經在丘嶽的貼身護衛之下,棄大軍而走。
梁山軍到大寨門口的時候,高太尉就在劉夢龍所統領的江南金陵建康府水軍護衛下,沿運河向北,直入黃河···隻能說高太尉跑的賊快,就是出來最早的董澄所領燕雲騎就沒堵住!
但是其他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汝寧郡都統製呼延灼兵敗被擒;潁州團練使天目將彭玘,亂軍之中被袁朗找到,鏖戰二十合,力儘被擒,跟之前被擒下的韓滔正好作伴~
京師禦林軍禦營中左羽禦前飛龍大將酆美兵敗之時被金麟所殺、右翼禦前飛虎大將畢勝被“撥亂反正”的前指揮使範瓊,指揮亂箭射死~
八十萬禁軍總教頭丘嶽抱高太尉大腿抱得緊,和劉夢龍一路得活;其餘副總教頭周昂前兩日被王燁打死,教頭林衝上了梁山,王文斌重傷被擒~
其餘八個兵馬都監,唐州兵馬都監韓天麟被卞祥一合斬殺;
洳州兵馬都監馬萬裡被張清飛石打下,繼而被亂軍所殺;
嵩州兵馬都監周信死於亂軍之中,詳細點說,就是死於亂軍推搡之下的踩踏事故。
鄭州兵馬都監陳翥、陳州兵馬都監吳秉彝、許州兵馬都監李明、鄧州兵馬都監王義四個更是早早的領了撫恤(十多章前死的了。)
等等!
還少了一個——
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
這個還在來梁山的路上的時候,就對梁山布置了一手的朝廷軍官,對梁山的了解也是最多的。
所以還在朝廷攻打梁山北三關的時候,段鵬舉就已經在做戰敗的準備了。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所以多做準備是有好處的,段鵬舉的逃命之旅就頗為波瀾不驚的順利。
如果不是身後多了一個窮追不舍的瘋狗的話~
“林衝,我們往日無怨,今日無愁,何苦如此緊追不舍!”
“段將軍,二龍山事發矣!”林衝喊道。
林衝隻所以如此緊追不舍,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的,如今媳婦嶽丈都已上了山,自己已是逼上梁山,再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