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盧俊義怎麼會出事?
王燁看著衣衫襤褸的燕青,總覺得自己得背鍋。
罷了,詳細的路上再說,現在還是得先去救人。
以前的時候,王燁不明白怎麼為了一個人攻州破府,比如宋江打高唐州,死那麼多人,救一個柴進,明顯是虧本買賣啊。
這自打做了寨主,倒是明白了,沒辦法啊,有些事情沒法算賬啊,就像盧俊義這事,不去的話,什麼忘恩負義,什麼見死不救的傳言都能給你冒出來信不。
所以這個時候,王燁本人怎麼想,雖然重要,但是又不那麼重要。
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你是很難要求他做個一諾千金,然後重義輕生的好漢的,因為社會教給他的是利己主義教育。
隻是王燁與一般掌權者不同的是,如果一件事情非得做,又有一定危險性,那王燁會選擇自己來。
在王燁的遠近親疏邏輯中,狼騎的命自然是比素未謀麵的盧俊義的命更貴重的。
比如現在去大名府,那就是王燁,帶著跟朝廷大戰之後,補全到三百人的狼騎,王燁以前想湊個一百零八的,後來想想,格局還是要打開,湊個三百六十五都天煞陣也不錯。
還有就是董澄所領一千燕雲騎了,畢竟那是大宋北京大名府,你這三百多騎跑過去,知道的你是攻城,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傳令的呢,所以還是要有上千兵馬才成。
不過也隻能那麼多了,梁山現在真沒有多少兵馬。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所以做計劃乾嘛?!
王燁是個喜歡做計劃的,總覺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隻是這做計劃的時候雖然考慮到了意外情況,但是真沒意外到這種要打大名府的程度。
如今卞祥領著左軍兩團都已經是到了白翎島了,陷陣營也到了全州,梁山這邊右軍袁朗看家,近衛軍還在休整;
原定的右軍第二團指揮不聽話,跑去開了海州新地圖···
這個時候你給我開這麼個大宋北京副本,俺是真沒辦法。
再說大隊人馬攻城,我要是梁中書,就先斬盧俊義為敬,我管你亂七八糟的,先讓你計劃落空再說。
所以王燁隻能選擇兵貴神速,打你一波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的應該還有蕭嘉穗,他應該不會怪我吧,大半夜的喊起來,後天出差去海州主持大局,反正要是擱在我以前,老板敢喊我這麼乾,開了老板都是有的···
搖搖頭,把無關的想法往後稍稍,腦子裡麵天天想得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
批判完自己之後,就是計算了,大名府離梁山是多遠?
直線距離是二百裡,算上拐彎繞路的,也就是二百四五的樣子。
戰馬一天能跑多遠?
不恤馬力的話,能跑一百多公裡,就是差不多要廢的意思,不廢也得養個把月。
當然有些戰馬不一樣,比如王燁胯下的烏騅,隻能說要不是為了等等狼騎還有燕青,王燁能半天就跑過去,不耽誤今天下午在大名府過端午節。
當然王燁是有點虎,但不是真的彪,王石頭、縻貹、燕青都不會同意他一個人先跑的。
畢竟現在的盧俊義不是已經死了,而是在大牢關著,雖然很可能隨時會死,但是不還沒死呢嗎。
王燁自己跑過去?
萬一折了···
嘖嘖~
全書完!
不過這打馬的路上,王燁倒是對這個浪子燕青刮目相看,今年燕青多大呢,才二十歲,對比一下差不多年齡的九紋龍史進,這人已經是人精一樣的存在了。
實際上王燁對浪子燕青的印象不好,這個第一印象的形成是來自於前世看水滸的概括印象。
燕青是北京大名府人氏,自幼父母雙亡,由盧家撫養長大,是盧俊義的心腹家仆。
定位很清楚,就是仆人。
他外形俊俏,姿質風流,遍體花繡,善用弩箭,精通相撲,武藝高強,身手敏捷,赤膽忠心,聰明伶俐,靈活且靈巧,更兼多才多藝,吹彈唱舞、各路鄉談、諸行百藝,無有不精。
看這一溜褒義詞,是不是大概也能明白為什麼王燁看他不順眼了。
人總是對那些過分優秀的人,心生不忿。
尤其是自己情商不高,又沒特長,除了上學讀書啥都不會,對“更兼多才多藝”這些“花裡胡哨”本事的人自然就不喜歡。
這事當然不能怪王燁,他是農家子出生,父母辛苦半生,才把他送到城裡大學畢業,對比那群自小練鋼琴、演講、繪畫諸如此類才藝的同學,他···
嘖嘖,一無是處~
所以現在的王燁也是琴棋書畫一竅不通。
嗯,倒是也可以練練。
說回重點,王燁心中對人家有意見,自然不是“嫉妒”。
作為書中後期重要角色,對浪子燕青的推文分析並不少,比如說他對盧俊義沒那麼忠誠。
比如燕青勸盧俊義的原文說:“娘子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門相就……”
這話翻譯一下,就是我早知道夫人出軌了,但是我不說···這是燕青風評被害得很重要的一點。
當然王燁心中其實倒也明白,燕青可能是真的忠心,但是對這個事情有自己的判斷。
首先一點,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的,這種事情雖說丟人,但是本身事不大,於盧俊義尊嚴有損,但是性命無礙,呃,最起碼一時無礙的。
二來也是他很懂盧俊義,說了也沒用,盧俊義絕壁不信,事實上說了確實也沒用,盧俊義真不信。
正常男人誰信?
尤其一個心高氣傲,自視甚高的,李固那是什麼位份的,夫人能看上他?
盧俊義的武力值評價很高,社會地位也有,但是人真的是有些天真。
是的,在王燁看來,這人一把年紀,確實是天真的,僅次於涉世未深的史進還有自己這種純情少年。
算了,背後就彆吐槽了,這盧俊義這次不是被人陷害,是真的被自己牽累了。
人家管家李固舉報的通梁山賊寇證據裡麵,第一條就是和梁山賊首交往,還收過黃金~
唉,當初我就不應該送,不是讓你書信閱後即焚嗎?
還能留這麼大手尾?
俺真不是找劉唐這種一看就是匪寇的人送的啊?
當然還有鐵證,就是當初送糧食到馬穀,這事怎麼說呢.
沒法辯!
雖然許貫忠買糧食不是一家,但是初時確實隻有大名府盧俊義有那個能力快速籌糧,然後解了燃眉之急。
這事是很多人都能打聽出來的,隻能說行事不密。
所以王燁必須要來!
當然按照王燁心中暗戳戳的推斷,很有可能還和生辰綱有關係,雖然梁世傑估計不知道太湖四傑的事情,但是東西是在梁山周邊丟的。
方圓百裡,所有跑江湖的,誰不得給梁山一個麵子,就是按照道上的規矩,也得分給梁山一份。
所以怎麼算,王燁都覺得是自家,把人家好好的北京員外給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