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跟林衝是有些矛盾在的,原因說起來也簡單,就是三觀不合。
韓世忠覺得林衝這人太重名利不爽利,林衝也看不上這個野調無腔的延安府潑皮。
畢竟這個世界有人一見如故,自然也有人相性不合,挺正常的事情不是嗎。
總體來說,場麵上兩個人之間共事還好。
韓世忠是被王燁一通忽悠,如今在朝著名將的方向努力,容人之量在練,這也就是年齡還不到,不然應該還能做的更好些。
而林衝呢,到底是東京城混過十多年的,祖傳的禁軍教頭,雖然對韓世忠的一些作為看不過眼,但是場麵上是沒有不妥當的。
大概算是相敬如賓,然後敬而遠之。
當然,韓世忠心眼也不算大,既然不喜歡你,那咱們就公事公辦,攻城的時候,把你安排在側翼支援也就是正常的軍事安排。
本來你領的就是中軍第三團輕騎兵,安排在外圍遊弋,防止城中守軍逃走,清繳敵方斥候,包括破城後的追擊,也挺很合適的~
至於說如果水州城破的時候,大概率高麗士卒是從北門逃走這種事情···
俺隻是這麼覺得,又不一定,可不能說俺故意這麼安排你~
唉~
韓世忠打馬往東門而去的時候,心中也是無奈,這般破城的功勞就被那林衝得了,心中多少有點不爽利。
人算不如天算!
不爽歸不爽,韓世忠自然不會拿戰場大事開玩笑。
不僅自己帶著親衛當先支援,也命徐寧領第二團第一營和第二營火速跟進,還有呼延灼領的第三團重甲騎兵。
不過那個林衝應該通知了,算了也通知一遍吧。
城門破了和城破了是兩個事情,想拿下水州城,自然還要一番苦戰。
······
林衝現在確實陷入了苦戰,如今用的是丈二長槍,步戰蛇矛不好使,長槍短些也方便些,林衝步戰也是頂尖水平,可身前的士卒似乎無窮無儘。
沒辦法,水州城內有高麗士卒近三萬,對比進攻的梁山前軍全軍大概是2:1的比例。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孫子兵法倍則攻之的原則,此時應該是梁山處於守勢。
當然賬不能這麼算,突擊拉出來的青壯和久經訓練的職業士卒當然不是一回事。
隻是林衝所部,均是輕騎兵,而輕騎兵實際上是處理不了這種巷戰的,如果騎兵失了機動性,騎在馬上在這種狹窄的地形,又擁擠,簡直就是活靶子。
至於為什麼林衝選擇進城?
原因很簡單,一是為了封妻蔭子,畢竟如今從八品上:禦侮校尉的軍銜,離七品還有段距離。二是機會難得,這種城門大開的機會可是不多,而且稍縱即逝。
如果不進來,就是把開城門的文子龜和王觀他們給閃了,畢竟打開城門的也隻有三四百人罷了,東門這邊即使被抽調走一部分精銳,依舊還有整整三領步兵。
林衝選擇下馬步戰,身邊僅有一都下馬步戰的燕雲騎,剩下的就是投降的高麗步卒,他們已經是沒了退路。
燕雲騎到底是評價四階的精銳,雖然最強的是騎射,但是步戰也是大概可以的,也做過類似訓練,畢竟偶爾也可能有需要步戰的特殊情況,雖然有些浪費,但情況緊急也隻能如此了。
當然,更多的燕雲騎則是趁勢攻上城門樓,然後以弓弩支援,能騎射自然能步射。
而高麗士卒隨著此次大規模擴軍,他們的甲胄一直是不齊全的,尤其高麗本就缺鐵,皮甲就更多些,有些甚至無甲,燕雲騎一石三鬥的強弓,射程和威力極佳,尤其距離不遠的時候。
林衝奮勇,手中長槍攔、拿、紮、掃、戳···槍槍奪命。
燕雲騎步戰也是精銳之師,再加上城牆之上援護的燕雲騎弓手,整體還守得住。
是的,如今林衝就是守著城門,對林衝來說,隻要守住東城門,就是有功無過,等呼延灼支援,或者韓世忠派出支援都能拿下水州城。
具裝甲騎可以沿此處主乾道衝鋒,精銳步兵結陣往前,總比南城門那般膠著要好得多。
······
韓世忠快馬趕到的時候,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混亂的局麵。
確實是亂局,高麗士卒有逃的,也有奮勇反抗的,亂糟糟的,原因就在於水州城內士卒成分太複雜,既有本地士卒,他們為了家人免於兵禍,自然拚命。
也有開城來的精銳,他們是真的受皇恩,或者說家裡柴田科分的多,所以報國。
自然也有其他郡縣征調來的士卒,他們就不太願意拚命了,畢竟自己家不在這,朝廷給的也不夠多,逃跑最多的就是這部分人。
當然這隻是個大概,具體到個人,有勇敢的,自然有懦弱的;訴求不一,戰鬥意誌不等,展現出來的結果自然也就五花八門,就是家就在城牆根上的,那也有直接逃跑的。
還有跪地投降的,反正亂的不行。
這種亂局對韓世忠來說,並不算多難以接受,重點是水州城東門,梁山士卒已經進來了!東城門和南城門同時破掉,跟交戰雙方在南門死磕當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隻要這邊能造引起混亂,把高麗潰兵推到水州城中心,南門那裡應該就可以了,畢竟城都已經破了,南門那裡的人還願意拚命?
為什麼拚命?
而且看樣子這裡的抵抗明顯沒有南門激烈,應該是守城的金景初把精銳抽走了一部分的原因。
柿子當然是要挑軟的捏嘛!
隻要東門的騷亂能擴散到城中,今天的攻城戰就結束了。
韓世忠下馬,帶領親衛接替了已經疲憊的林衝部屬,生力軍的加入,不在於韓世忠所部戰鬥力比林衝他們強多少,而是援軍的到來,對城內守軍來說,這代表著已經沒有辦法奪回城門了,誰也不知道援軍還有多少不是~
也就是城池失陷已經是注定的了嗎?
如今他們能堅持的重要原因,就是人數優勢,這個人多打人少是真有心理優勢的,除非發現真的打不過。
比如韓世忠!
韓世忠也是真的猛,99的武力值不是蓋的。
韓世忠馬上作戰用槊,槊是西夏戰場繳獲的,平日裡也用槍、刀、斧、錘、連枷等武器,反正能殺人就成。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講,韓世忠是真的武學奇才,什麼武器上手都快。
而到了梁山,韓世忠的武器又做了升級,鏨金虎頭槍,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一尺三,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
當然武器畢竟是武器,關鍵還是人,韓世忠以前以為隻要力氣夠大,出手夠快,戰場上,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花裡胡哨和技巧,直到後來跟王進好上了~
不是。
後來跟王進接觸多了,就被稍微指點了一下,如今槍法愈發簡約了。
刺、撥、掃、刺···
頗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意味,化繁為簡,招招致命。
身高臂長力氣大,都是戰場搏殺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