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大走了,留著王燁一個人在那吹冷風。
大部分時候,王燁很閒,但是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又會占用王燁很大的精力,以至於之前非常喜歡的斥候工作,如今都做不了了。
除了處理頭領之間的矛盾,以及各軍之間的衝突之外,其中一項工作就是拉攏人心。
這中間當然就有些矛盾的地方,比如杜老大,杜老大是不需要王燁去拉攏的,甚至王燁的以軍師和各軍都指揮使為核心的管理層,也不需要王燁專門去做什麼。
邊緣人、“配角”才是王燁需要關注的,比如朝廷降將,高麗降將,這些人至今跟梁山主流體係都有些格格不入。
今天王燁想跟杜老大聊天,隻是想跟杜老大聊天,就像遇到麻煩事,第一反應是找長輩、兄長傾訴一樣。
當然王燁的問題杜老大知道,但是也解決不了。
所以就隻能說一句世界很大,然後就走了,都是毛病,慣的,吹吹風大概就好了。
王燁確實就遇到了麻煩,或者說選擇困難。
就像軍中對處理高麗的意見不統一一樣,王燁個人也是糾結的,事情很複雜,當然所有的複雜的事情都可以簡單來說。
就是趕儘殺絕和放虎歸山···
呃~
好像都不是什麼好詞,但是總的來說,就是這麼個選擇。
高麗不是老虎,全須全影的時候都不是,如今還有一百大幾十萬萬百姓在開城以北統治區域,自然算不上老虎。
梁山統治區域,就是算上逃進山裡的,大概也是不足百萬的,直接管轄的,除了還在沒工資乾活的那部分俘虜,更是不到四十萬。
這就是戰爭帶來的人口銳減和遷移。
王燁總是多了許多年曆史知識的,在王燁的認知中,強壓總是不能征服一個民族的。
民族融合才成,或者說民族大融合、大一統本就是曆史發展趨勢,王燁想做的是漢民族做這個融合的主導。
既然是主導,那漢民族就要在人口上占據多數才成,如果是一百萬融進整個高麗去,那誰主導誰就真的不好說了。
所以王燁就要把治下高麗百姓弄成少數。
高麗這片土地,王燁是大略計算過的,後世一半大小,也就是南部韓國,有人口五千萬,當然那個生產力是不能比的,但是按照南宋兩百多萬平方公裡土地,大略養活七千萬百姓計算,也就是最起碼生產力對比十分之一還是有的。
眼前的開城就已經在後世已經屬於朝鮮了,也就是梁山控製的土地,比韓國的十多萬平方公裡大,那整體養活七百萬百姓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王燁的計算方式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雖然現階段高麗甚至不到三百萬人,在王燁看來,這是土地開發程度嚴重不足,例如整個濟州島隻有不到萬人生活,這就是證明。
要知道梁山治下,如今的濟州島已經有百姓超過三十萬了。
再比如原本珍島、羅州群島,屬於高麗的遠惡軍州,基本蠻荒,如今羅州群島因為地勢平坦,開墾良田三千頃,產出糧食足夠養活十餘萬百姓的。
當然梁山能開墾出這麼多的田畝,王燁的金手指也功不可沒,在【虎豹營】準備完成之後,準備的建築大略就是資源型建築了,什麼【林場】、【牧場】、【礦場】、【農田】的,尤其【農田】,雖然不明顯,但是卻是讓產出稍微更高一點。
而且像濟州島本來因為石頭多,雖然麵積有1800多平方公裡,但是田畝是整理不出來一千兩百頃田畝的(這裡一傾是百畝,一畝是600平米),田畝開墾比例在四成左右。
這也是王燁計劃中,高麗半島能養活百姓七百萬的底氣所在,畢竟如今主要的平原膏腴之地,已經大部分都在梁山控製之下了。
所以現在對梁山來說,這場仗需要打到什麼程度就要好好研究了,徹底打死一來難度係數太高,甚至傷亡也不會小,對梁山這個脆弱的政權來說,有些危險。
又擔心打虎不死,反受其害···
所以這事情就糾結擰巴。
咯吱,咯吱~
王燁回頭去看,王燁喜歡雪、喜歡雨、喜歡晴天,心情容易受環境影響,雖然不嚴重,但是煩躁的時候,喜歡這種空曠的地方也是有的。
當然萬俟卨就未必喜歡了,我一個書生,爬這種都是積雪的山真的很累的。
“主君,許軍師來信。”萬俟卨將手中書信呈過。
“萬俟兄一路辛苦。”
接過書信,細細看了,信的內容很多,看著看著王燁便轉向西北方向,微微皺眉,心思又不知道非哪裡去了~
許久之後,眼瞅著天色漸暗,萬俟卨忍不住跺了跺腳,屬實有些冷了。
王燁終於回了魂,“不好意思,不知道萬俟兄還在此處,你看這事鬨得。”
自己身體好,寒暑不侵的,但是萬俟卨可沒有這本事,怕不是凍壞了,原本一般送完信就回去了的~
“小可無礙,到底還算年輕,身上穿得也暖和,不至於的。”萬俟卨笑了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這般情況,喊我就是。”王燁還瞪了眼王石頭,不懂事啊。
“隻是從來不曾見過主君這般糾結,所以看的入了迷罷了。”萬俟卨頓了頓,轉而問道,“主君可能說說,沒準小可能為主君分憂呢~”
“說來也簡單,就是把高麗炮製成幾分熟的事情。”
萬俟卨大概懂了,就是眼前打到開城了才想著要不要把高麗徹底打死唄~
“幾位軍師、宗相公、趙知州他們是什麼意見?”萬俟卨沒有說自己的想法,而是問了一個原本不太合適的問題。
“聞軍師說他不在高麗,不知此間明細,所以沒有意見。隻說我決定極好,梁山無論糧草、軍備、士卒都能再支援些~”
“李大哥說除惡務儘,若是代價不大,不如徹底打死之後,再從容治理高麗諸事~”
“蕭軍師說適可而止,此番天氣不合適大規模動兵,正卒、輔兵、民夫非戰鬥減員太多,不如暫緩,奪下開城之後,暫收刀兵~”
“宗師說皆可,無論高麗攻略從速、從緩,或者高麗滅國與否,均可,無礙大局~”
“趙鼎建議分高麗之土而治之,稱王建製為先,暫緩刀兵,而後以王道臣服高麗之民,待高麗殘部自亂,而成王道功業~”
“蔣興祖說,絕其社稷,而後轉攻為守,然後回頭收拾我梁山治下山河,還有一套水利、道路建設方案~”
“那許軍師怎麼說?”萬俟卨問道,最重要的那個軍師怎麼說?
“許軍師說這事怎麼著都成,看我心情。”王燁笑了笑,轉而正色說道,“還說女真,虎狼之徒,不宜為鄰!”
萬俟卨沉默片刻,“如此小可倒是覺得打個半死為宜。”
“哦?”
“隻要開城不成,開城北無險可守,如今咱們身後各州郡駐軍不多,是大軍剛過,他們害怕,後續如果五軍轉各地就食,不宜開城保持大規模正卒駐守。”
“往北尋一處能封鎖南北城池,結以營寨最好,開城這般已經建好的大城,不適宜做衛戍城池,不說建都這般事,此處也是要大用的,總是要做大宋、遼國、女真商貿往來中心的。”
“至於東麵,建議拿下東州,此處離開城不過一百七十裡,補給方便,周邊都是高山峻嶺,易守難攻,原本高麗也是應當以阿虎飛嶺山脈和太白山脈為天塹防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