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完顏銀術可的惶恐,或者說完顏阿骨打和完顏宗翰、完顏婁室這些悶頭領兵往前衝鋒的。
王燁倒是對這場戰爭充滿了信心。
彆人是看整體的戰爭局勢,王燁一是因為提前看了劇本,二是靠第六感的感知。
【騎將】特技,讓王燁率領騎兵作戰的時候,如有神助,能看到戰場的薄弱處,然後稍微調整下衝鋒的方向,就能取得相對不錯的戰果。
然後越衝鋒,王燁眼中的薄弱處就越多,甚至到了後麵,眼前的軍陣就都是紙牆一般一捅就破的那種。
完顏銀術可到底是離的遠了些,隻看到一群人烏泱泱的衝了過來,卻忘記了,這群騎兵,實際上大部分是沒有經曆過真正的大戰的。
戰馬與戰馬之間會碰到然後摔倒,後麵的箭矢會射在前麵隊友的身上,甚至還有暈血之後掉下馬來的~
遼國京州軍在麵對梁山軍的時候是真的不太靠得住。
當然敵人不夠強,對王燁來說自然是好事,所以王燁衝鋒的速度更快了~
快了!
隻要透陣而出,這場仗就贏了一半!
王燁心道,這般透陣而出,對得起那提前預留的兩分繳獲吧~
驀地,王燁感覺身前一空,人已經透陣而出。
戰馬又跑了兩三百步,王燁勒馬轉身,粗略看下,大部分還都是全須全影的跟在自己身後,隊伍因為散開了些,倒是顯得更龐大了些。
嗯,很好,損失不大。
方天畫戟高舉,身後騎兵快速整隊,準備第二次的衝鋒。
常言道,說書人的嘴,唱戲人的腿。
講的便是這說書人上下嘴皮一碰,十幾年過去了;
唱戲的舞台上走兩圈,千裡路途便到了。
同樣的,各位看官~
幾千人聽著不多,實際上,便是百餘騎衝鋒而起,那也是好大一片。
而王燁所領狼騎、虎豹騎以及燕雲騎,這一路衝鋒而過,堪稱土匪進村,是寸草不留,在遼**陣中留下的便是一個巨大的豁口。
這也就是遼國士卒多,但凡人少一些,大概直接就全軍覆沒了。
當然就是如今這樣,對遼國來說也是足夠致命的影響,王燁衝鋒過後的軍陣,騷亂越來越大,崩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這也屬實正常,畢竟人被捅一刀還致命呢,何況是這麼粗的“一把刀”。
王燁打馬到稍高一點的坡地,駐馬去看戰場,也是準備了解一下情勢。
隻是這一看,倒是發現場麵稍微有點尷尬,梁山大軍已經破陣而出,但是金國騎兵如今陷在遼國陣中,被包圍了~
大概算是被包圍了,如今還有那帥旗引領著小規模騎兵衝鋒。
左衝右突,宛如一隻困獸,大部分已經是被困住了。
看吧,軍陣還是不適合搞的太緊密,不然的話,真的容易被卡住,王燁想吐槽,又覺得這場合不太合適。
嗯?
這不對呀!
難不成曆史記載有誤?金國史書記載是大勝啊~
這般情形,便是勝了,最多也就是兩敗俱傷吧。
難不成是因為自己的加入,讓遼國朝廷上了強度?
不對!
這個鍋王燁表示不背,就這麼打下去金國應該也會贏的,大概是金國史書春秋筆法一用,少了中間的各種環節。
所以這中間的被圍困的這一段被掐掉了?
實際情況是王燁曆史學的不好,達魯古城之戰前後大概打了一日夜,是好幾次有來有回,金軍完全是憑借堅韌,生生打贏了遼國,史書記載完顏婁室等九陷遼陣,力戰退出~
隻這片段文字,便可見一斑。
這就是曆史學的半吊子導致的後果,判斷出了些問題。
因為王燁領兵打仗,從來沒打過這種有來有回的,一時之間有些不太適應。
【霸道】*452!
算下來,這一次衝鋒大概是弄死了一萬多,隻要再衝擊個兩三次,這仗也就成了。
“遼國之中也有高人,這進軍鼓敲的時機極好。咱們透陣而出,但是金國如今已經深陷重圍,好幾萬大軍攪成一團,金國騎兵和遼國騎兵攪合在一起,咱們也不好再這般直接從中間捅一刀的。”許貫忠道。
作為軍師嗎,總是要給元帥做好分析的。
絕對不是拖延時間賣隊友,咱不是那種人。
“現在這情況,隻能是從側麵切過去。”王燁道。
王燁卻是皺眉,因為梁山軍最多再衝鋒兩次,無論是戰士還是戰馬,都扛不住太多次的衝鋒的。
像女真那樣衝鋒百合?
拉倒吧,他們一次就被困住了。
尤其虎騎,更是最多再衝鋒一次~
如果衝鋒到一半的時候,掉隊,那就真的是白給了。
遼國人是真的多,又是騎兵、又是步兵的,哪怕其中一部分都已經崩潰了,戰場中間跟女真那邊依舊打的相當熱鬨。
“今日這一戰,遼國必敗,不過是打的是不是辛苦罷了~”許貫忠語速不快,畢竟話說快了,就顯得不夠有力量,不足以表決心。“從右邊切過去!”王燁道。
許貫忠的心思,王燁大概明白,可以做,但是沒必要~
如果有可能,王燁還是喜歡平推,隻要自己足夠強,其他的都不重要!
如今女真騎兵減員的速度並不快,但是看上去很危機,遼國注定是先扛不住的,也就是女真是看似危險,實際問題不大。
這要是衝鋒起來,救了他們,這戰後的戰利品分配,就得好好商量了。
這次王燁換成了弓~
兩石五鬥的落日弓。
“嗖!”
“嗖!”
“嗖!”
“嗖!”
“······”
四箭一個節奏,中間稍微有個停頓,很有節奏感。
隻是這個節奏感背後,是四條人命,箭箭斃命,基本不會有意外。
攻速很快,攻擊力很高,除了需要硬扛對麵射過來的箭矢,沒有其他毛病。
當然能射中王燁的箭矢也不多,因為現在亂成一鍋粥的戰場,真正焦灼的地方還是中間那一個大疙瘩。
完顏阿骨打領的中軍和右翼,以及遼國大軍,一塊組成的一個大疙瘩。
等他們自己解開是不指望了,就是打到天黑估計都不成,所以王燁才選擇從外圈切一刀。
而且這一刀切的極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