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
宋初設樞密院,掌管軍事政令,武臣銓選則歸三班院和審官西院負責,兵部隻管皇帝儀仗、鹵簿、武舉、義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員。
所以兵部隻是聽著好大名頭,權力並不大的。
神宗時設兵部尚書、侍郎各一員,職方、駕部、庫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職權略有擴大,主管民兵、弓手、廂軍、蕃兵、剩員,武士校試武藝,及少數民族官封承襲等事。
刑部
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機構之一,主管全國刑政,並審複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
太宗時,創設審刑院,將刑部審複權撥歸審刑院,審刑院成為全國另一最高司法機構。
神宗時,撤銷審刑院以及糾察在京刑獄司,將其審複等權歸還刑部,從此,刑部的職權大為擴大,主管全國刑法、獄訟、奏讞、赦宥、敘複等事。
設刑部尚書一員,侍郎二員;郎中和員外郎,本部各二員,都官、比部、司門等司各一員。本部郎中和員外郎,又分左、右兩廳,廳各二員,左廳掌管詳複,右廳掌管敘雪。
刑部司法、監獄都管著,也是權力極重的地方。
工部
宋初隻設“判工部事”一員,所屬屯田、虞部、水部的職權全被劃歸“三司”,工部職權很少。
神宗官製改革時撤銷“三司”,工部才恢複職權。
設工部尚書、侍郎各一員,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主管全國城郭、宮室、舟車、器械、錢幣、河渠等政令。
工部還兼管軍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時還設立製造禦前軍器所,委任提點官二員和提轄、監造官各若乾員,負責製造武器;文思院負責製造金銀、犀玉等器物,設提轄官一員、監官三員。
而王燁的工部,則是想發揮更大職能的,甚至包括火器研究、各種發明~
三省六部能沿用千年,哪怕有些調整,總體還是這個調子,所以王燁自然也不會特立獨行。
或許不像朝廷弄得這般大的規模,但是總是要把架子搭起來的,各部主官總是要定下來的。
六部之中,吏部為尊,掌管官吏任免考核,戶部掌管錢糧,戶籍,禮部管著禮製科舉,是為上三部。
所以萬俟卨推薦的戶部主官,那真的是位高權重。
“為什麼推薦他主政戶部?”
“呂頤浩為人上雖有些強勢,但是不好財,德行出眾,而且於建財賦稅一道也頗多見解~”萬俟卨道。
王燁點點頭,今天的萬俟卨倒是難得的公正。
“便先放戶部吧,其他人呢?”
“呂好問庶務上略有欠缺,但是學問足夠,道德君子,主政一方也可,主政禮部也可~”
王燁點點頭,不置可否。
“蔣興祖膽識品德俱佳,任事識人一等,除了脾氣臭了些,一等一的人才,倒是沒想好放在哪裡?”萬俟卨道。
想沒想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把這麼些人物都想好啊~
鬨呢?
六部人才不按照你說的還好,真都按照你說的安排?
王燁也明白話聊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
實際上關於人員的使用任命,王燁自然有自己的考量,萬俟卨這個隻能算是參考。
當然就這個參考,如果透漏出風聲出去,這就是舉薦之恩。
萬俟卨跟著王燁東奔西走鞍前馬後的,總是要給些實際的好處的。
而且因為一早王燁就把人劃分到奸臣裡麵了,所以萬俟卨風評受損,在梁山文臣體係中的人緣一直不算好。
所以這也就算是補償了。
而萬俟卨的分寸感極佳,說了兩三人便已足夠,而且推薦的這兩位一個是脾氣出了名不好的呂頤浩,就是知道了,估計也不會因此結黨什麼的,至於呂好問,那是王燁家親戚~
下麵,就是對今天這些答辯的人的總體的一些記錄了。
韓浩也算是特彆出挑的,但是兩人都沒有多聊,隻是簡單說說,而李冕、張平、劉洪他們,到底在學識和能為上確實要差些~
兩人又聊了一陣,到底是天色已晚,萬俟卨到底是沒有王燁這般牲口一樣的身體素質,便回去睡了。
萬俟卨也是忙碌了一天,現在隻想回去睡覺,隻是人都走到了門口,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轉身說道:
“主君,中午的時候梁山聞軍師來信,東溪村晁蓋、吳用一行搶了梁中書的生辰綱,事發被捕,如今上山避難···”
王燁愕然抬頭,這宇宙意誌這般強的嗎?
這都還能上山?
他們還是打劫的還是楊誌嗎~
······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